[新聞] 梁岱琦觀點》 如果張雨生還在?

作者: andayy (狠角色)   2017-07-03 23:18:13
新頭殼newtalk 文/梁岱琦
記得那天清晨接到電話,張雨生在淡水出車禍了,打了電話向當時豐華唱片的高層求證,
電話裡她疲憊的聲音證實了。
這段多年前的往事,因為今年金曲特別貢獻獎頒給了張雨生,重新被喚起,電視裡的張媽
媽老了些,連張雨生的弟弟都已至中年,難以想像,他過世已經20年了。往事歷歷在目,
當年還是線上的記者,有好一段時間,都守在淡水的馬偕醫院,等著那最後的消息。
那時張雨生炙手可熱,剛接連擔任張惠妹「姊妹」、「Bad Boy」兩張專輯的製作人,出
車禍的Saab,還是他以「姊妹」的版稅買來的。多年後看來,人生充滿無常的弔詭,一直
想在音樂上挑戰自己的張雨生,因張惠妹的成功,證明了他不只有想法,同時具備商業能
力,卻在大展身手之際,人生戛然而止。
第一次見到張惠妹,就是在張雨生的記者會上,他推出「兩伊戰爭」的雙EP,一張是市場
導向的選歌、一張是自己的創作,完全反應多年來他與唱片公司間的拔河。張惠妹在EP裡
與他合唱了「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唱片公司以「台灣的安室奈美惠」形容她,將某個稱
號套在歌手上,加強記憶點,是那個年代慣用的手法,這樣的形容詞背後透露出,想將她
塑造為會唱、會跳的歌手,如同安室奈美惠般。記者會上張惠妹怯生生的,從頭到尾沒說
一句話,對她只留下淡淡的印象,一直到張雨生寫了「姊妹」。
1996年時,鮮少有人大聲公開自己的原住民血統,那時陳建年還沒以「海洋」得到金曲獎
,原住民仍是社會上的弱勢,但張雨生看到了張惠妹身上的珍貴之處,這個來自台東卑南
的小女生,從小成長在姊妹眾多的大家庭裡,卑南族原就是典型的母系社會,他針對張惠
妹原生家庭特色,找來媽媽、姊妹們合唱卑南歌謠融入歌曲裡,「姊妹」唱出原住民自然
、奔放、樂天的性格。
「姊妹」是為張惠妹所寫,改變了她的一生,改變了流行歌壇、其實也改變了台灣社會,
原住民不再是隱而不顯的身份,反是種才華優勢。「姊妹」讓張惠妹忠於自己本色而發光
、發亮,忍不住聯想當年張雨生因「我的未來不是夢」一砲而紅,被塑造成戴著大眼鏡、
正向、陽光的有為青年,他自己肯定是不喜歡這個樣貌的,看看他後來寫的歌就知道,一
直覺得張雨生比較像是個憂國憂民的歌手,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偶像。曾經在訪問的場
合裡聽到他說,想報考台大歷史研究所,不確定最後他是否真去讀了,當下只覺明明已經
是歌手了,幹嘛自找麻煩念什麼研究所,但這就是張雨生。
看著張媽媽努力唸著寫給張雨生的信,想著張爸爸還在世時,一向由他負責發言,張媽媽
總是站在身後,向每個人點頭道謝,如今,連張爸爸都已離開好幾年。
如果沒有這場車禍,張雨生會不會從充滿書卷氣的歌手,搖身一變成為歌壇重量級製作人
?或是在若干年後,成了對岸選秀節目力邀的評審?答案已不可知,畢竟張雨生已離去,
只留下歌曲仍在傳唱。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07-03/9107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