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理性預期」助破困局 美雙傑獲經濟獎

作者: johnsonho (英俊男)   2011-10-11 15:06:16
2011諾貝爾獎
綜合報導】深究「理性預期」理論而徹底改變總體經濟學的兩位美國經濟學家,昨天成了
今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瑞典皇家科學會讚譽,兩人的研究成果解析了財經政策與實際效
果之間的關係,使當前無論是研究經濟理論,或是政府施政,都獲得更好的工具。
紐約大學教授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與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席姆斯(Christopher
A. Sims)共同獲獎,將共享約4600萬元台幣獎金。
理論解釋央行決策
席姆斯昨說:「我和薩金特的理論對於協助我們走出當前的經濟困局,非常重要。」席姆
斯說他沒有簡單答案,「我要知道,一定馬上告訴全世界。」
席姆斯主要獲獎研究是「向量自回歸模型」,可解釋為何央行的利率動作通常要一兩年後
才會對物價出現實際效果。他曾與現任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普林斯頓一同研究。
薩金特得知獲獎時正要出門上課,他開玩笑說:「我今天要教兩堂課,我不曉得這算不算
慶祝。」薩金特獲獎理論是「結構性總體經濟學」。他指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
政府由於預期會出現一波超級通膨,嚴陣以待,各方都預期嚴打通膨的高利率政策將出現
;結果這種心態反而直接壓制了物價上漲,升息大刀還沒動用,物價已恢復平穩。
學者出身的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薩金特受到芝加哥大學理性預期學派大師、1995年諾
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盧卡斯啟發甚深,過去10年更將以歐洲為何自1980年代以後,失業率始
終高於美國為研究主題,得到結論就是在動盪不安、高風險的年代,一個國家基於保護勞
工就業權利的前提下,所提出的保護勞工政策,反而會造成就業市場大餅萎縮,且勞工一
旦失業就會陷入長期失業的困境,無法達到保護勞工的政策目的。
保護勞工影響就業
劉憶如舉例,歐洲解僱勞工的成本很高,且歐洲國家給予失業者的救助金都很好,但是卻
造成歐洲企業降低聘僱歐洲員工的意願,使得整體歐洲就業市場萎縮。她對照台灣現況指
出,在2005年前後台灣也有很多保護勞工的政策,例如提高聘僱外籍白領員工門檻、取消
本國勞工試用期等政策,但現在看起來確實造成一些衝擊。
用統計方式去實證
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昨說,薩金特主張的「理性預期」,是指人們會透過學習去對
政府政策做反應,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實施減稅和企業投資抵減措施,民眾會認為這些優惠
未來都將付出代價,反因準備未來繳稅、而減少消費,導致失業率仍高掛、房市仍無起色
。這兩人得獎表彰理性預期學派大師在理論和計量實證的貢獻。台經院所長楊家彥說,以
往總體經濟學較缺乏實證理論基礎,此次得獎的兩位學者,透過統計方式帶入總體經濟學
加以實證,值得肯定。
報你知
理性預期理論心態影響經濟
理性預期理論(rational expectations)解釋的是人的預期心理與經濟、政策的互動關
係。例如,如果央行設定物價增幅上限目標,民間會以此目標當薪資調幅參考,避免薪資
刺激物價飛漲。
於是央行不必真正升息,一樣能透過「預期心理」掌控物價。紐西蘭等國央行已採用這個
理論,明定「通膨目標化」,是理性預期理論拿來應用的例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