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討肛門喝酒是否較容易喝醉
1.乙醇的藥物動力學(pharmacodynamics of Ethanol)
乙醇雖然是個極性份子 但其化學式兩頭一邊親水一邊親脂
親脂端導致其被人體黏膜吸收的效果很好
喝酒時 酒精最早被吸收的地方是口腔黏膜
接下來胃黏膜也會吸收20% 最後大部分在小腸黏膜完成吸收80%
主要在小腸黏膜完成的原因是因為小腸黏膜的表面積大
不完全是因為小腸吸收比較好
直腸對酒精的吸收效率沒有小腸好 但也不差
小腸可能受到來自脂肪食物影響吸收
但直腸的脂肪類食物已經幾乎都消化完 這點反而比小腸好
2.首渡效應(first pass effect)
口服藥物在經過人體消化道吸收後 大部分會進入肝臟的門靜脈系統
因為進入肝臟時可能被代謝失去活性
從而使進入循環的藥量減少 藥效降低
但有時候是相反的狀況 經過肝臟代謝後跑出活性代謝物反而藥效提升
有時候是奇怪的狀況 經過肝臟代謝後跑出毒性代謝物 導致藥物副作用
3.肛門喝酒是否夠避開首渡效應?
關於直腸給藥的血管解剖圖 可以搜尋rectal veins 不附圖
從直腸給藥一般來說會被吸收到直腸靜脈從或者直腸下靜脈
而這兩條靜脈匯流回髂內靜脈=>髂總靜脈=>下腔靜脈=>右心房
但是直腸上靜脈則是匯流回腸繫膜下靜脈=>脾靜脈=>肝門靜脈
所以如果我們用短一點的管子灌在肛門附近的直腸
確實是可以避開首渡效應達到提高酒精在血液濃度的效果
那如果反過來我們想要肛門喝酒 又想讓肝臟好好代謝
那我們可能需要長一點的灌腸道具 讓酒精到達直腸上端
走上直腸靜脈回去肝臟的門靜脈系統
(那你到底為什麼要從肛門喝酒?)
4.探討酒精的首渡效應是否影響巨大
就酒精來說 我認為這裡是一個需要探討的點
因為不像大部分藥物化學動力反應是一級(代謝速率與濃度成正比)
酒精的代謝是零級動力反應
什麼是零級反應?
就是化合物代謝轉換的過程跟濃度無關
根據文獻計算 平均每人代謝酒精速度約每小時10克左右
你喝多喝少 用嘴喝 用肛門喝 用血管打進去代謝速度都一樣
10克酒精換成5%啤酒也不過200cc
一小時喝半瓶多一點的啤酒 肝臟處理乙醇的轉化酶 活性位就滿了
也就是說以一般人飲酒的量
不管肛門喝酒和嘴巴喝酒 甚至是血管注射 在沒有食物的干擾下
理論上應該幾乎完全相同(除非你喝的量很低)
反正你酒精進入血管要進去肝臟就是要等
首渡效應在零級反應中 只要進入的物質量夠大
它能處理的量絕對不可能像一般藥物一級反應那樣可以吃掉30-60%
換言之 首渡在肛門喝酒這件事情上 很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原因
5.攝取多少酒精會出人命?
LD50:攝取該物質會引致半數特定生物死亡之際量
乙醇的LD50:7060 mg/kg(實驗使用大鼠,吞食)
以一個不飲酒的成年男性60Kg而言
大約喝下420克酒精會達到半數致死量
以烈酒如威士忌(假定42%)而言大約剛好一公升
以一般紅酒(假定14%)而言大約三公升
以啤酒(假定7%)而言大約六公升
另外補充正常的直腸容積: 在女性約300毫升 男性約440毫升
如果能夠看到這裡 那我們來進行總結吧!
結論:
酒精的確可以從黏膜系統吸收
而且吸收率如果不被脂肪類食物影響的話是相當高的
使用肛門直腸系統灌酒 可以避開肝門靜脈 迴避藥物的首渡效應
從而達到靜脈給藥的效果
但是首渡效應在酒精上面能夠影響的應該非常有限
所以肛門喝酒容易喝死人這件事 問題點應該不是首渡效應
那麼肛門喝酒到底會不會比較容易喝死人呢?
我猜測有底下幾個因果關係:
1.酒喝多會引發胃部發炎或潰瘍惡化導致嘔吐 但是直腸沒有嘔吐中樞
所以直腸喝多了也沒有反射來阻止這個狀況
2.大部分人不太會空腹喝酒 多少還是會攝取食物
因為酒精是藉由非極性端快速擴散入黏膜組織
脂肪是更為非極性的分子 理應會與酒精競爭 減慢酒精吸收
而肛門灌酒 直腸沒有脂肪食物 完全沒有競爭
3.烈酒只需一公升左右就可以達到LD50的半數致死量
成年男性直腸容積約440cc 大概裝滿兩次多一點就到達這個量
對進行娛樂中(且可能已經進入酩酊狀態)的靈長類動物來說
很可能會完全沒意識到這個危險
因而導致肛酒者的死亡
4.喝到昏倒的時候一般人就不會再灌你酒
因為這種狀態也沒辦法喝
但是被肛門灌酒灌到昏倒時還是可以再灌!!
更不用提口腔飲酒還是需要吞嚥動作
每次最多100-150cc(有人會這樣吞酒嗎)
肛門灌酒只要倒進去就好了 倒滿400cc大概不用幾秒
總結以上推論:
即使排除首渡效應造成的影響
肛門喝酒因為攝取量大、無上限、吸收快與充滿娛樂性(?)等因素
比正常飲酒容易死人的印象很可能是正確的
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