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scarJeff (è—術與城市)
2016-05-12 18:13:05【哲學星期五@新竹】─「『發展』的價值選擇題——農業與歷史觀點」
曾經有一長段時間,臺灣新竹的平原上、山坡上都住著原住民。他們像是與大自然擬定永
續「發展」的契約,定期且有限度地,用勞力向土地山野換取生存資糧,向彼此證明生命
的尊嚴。然後,中國的移民與軍隊來了。新竹的原住民,有的被同化,與漢人聯姻,適應
了另一套遊戲規則。有的被迫從香山搬到暗街仔,又被「命令」搬到湳雅;再因為頭前溪
氾濫,被頭前溪驅趕至還是草原的竹北新社。然而,過度捕獵與開墾,讓新竹的獵場所剩
無幾。失去立足之地的獵人們,向東邊開拓,吧哩嘓、竹東、關西、九芎林、內灣……甚
至導致原住民族間的衝突。
但最大的衝突,或許來自中國的「理番」政策。原住民族的文化傳統與獵人精神,在中國
「番學堂」、「賜姓」與「番屯」等舉措下消聲匿跡。原住民族也沉默藏身於閩南族群、
客家族群間。那種與自然共存的,永續發展的概念,隨之塵封,不再指導臺灣這個社會。
私有土地、開發至上的漢移民價值觀,反而佔據主流,開發、開發再開發的核心價值也傳
承至今。問題是,在森林與農田不斷灌入水泥,甚至溪邊也蓋起高樓大廈,難道不曾導致
土石流、水災或房屋崩塌嗎?漢族的價值觀,與原住民族的價值觀,有何不同?原住民族
與自然一同生養休息,一同「發展」的智慧,有可能啟示臺灣社會一個更好的願景嗎?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