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轉貼的文章,
如果不妥的話,
可以通知我把它刪掉。
轉貼 :
大學一年級的基礎就是先選一本浬哲學或者說邏輯的書看一看,
把方法學會,
可以應用。
20年以前的書是有,
現在比較不好推薦,
因為20年以前就那幾本。
原則上可以選薄一點,
不要太厚的,
因為太厚的書,
像有一個叫劉福增寫的就寫得太學究了。
第一次看的人反而會看得不太懂,
因為有討論到有爭論的部分,
他也是最近這10年才寫到這個有爭論的部分,
你看要不要去ptt上面問看看,
現在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教科書是哪一本,
因為我們是學個應用,
所以只要把課文看懂,
基本例題會做就好了。
重點在於可以應用在其他學科,
學到會用就好了,
寫到會把一個敘述轉化成為命題就可以了,
不用鑽太深,
因為不是去考哲學研究所。
基本上理哲學或者說Logic最主要是要教會你三個東西吧!
1. 演繹法
跟
2. 歸納法,
( 包含三段論證法) ,
3.公理化體系。
如何定義一個事務,
或者說如何定義一個名詞,
內衍跟外含,
不過這個有點難,
念起來不難,
操作上很難。
公理化體其實在財務會計學就是講的會計基本原理原則的建立。
不過這邊要注意一下,
商學跟人文科學這種東西跟自然科學不太一樣,
自然科學要下定義跟分析比較沒有那麼難,
你一定感覺我講的東西很奇怪,
因為自然科學的東西還蠻固定的,
就在這個宇宙裡面,
很客觀。
商學跟人文科學的東西常常很主觀,
有所謂的思潮,
也就是大家流行什麼就說什麼好,
等於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
這個就呵呵了。
所以商學跟人文科學,
大家唸了半天會不太懂的原因就在這邊,
因為有的時候連定義都很困難,
最奇怪的就在於每個人的想法或者說定義方式不太一樣。
反而自然科學跟工程科學定義不是那麼難,
操作起來,
只要腦筋還可以的人,
搞久了多多少少會一點,
演算過程可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可是結論就只有那一個,
譬如地心引力告訴你,
把一個石頭往空中拋到最後石頭一定會掉下來是一樣的,
頂多是石頭掉下來的姿勢不一樣。
自然科學最難搞的部分在於宇宙論或者量子力學,
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他沒辦法講清楚,
這個部份就跟人文科學很像,
一人講一套,
反正都沒辦法拿來實驗或者說實證,
因為沒有人可以進入黑洞跑到另外一個宇宙去然後再回來,
也沒有人有辦法做一個時光機器回到過去,
然後又回到現代。
做個結論,
去找一本能夠把基本邏輯講清楚的書看一看,
以前會推薦劉福增,
現在就比較沒有人可以推薦了。
所以只好請你去ptt上面問看看 ,
然後這種書也不用買新書,
買個二手書就好了。
因為這種學問兩三百年都不會變,
所以你會看到有的書就寫說邏輯是一種形式思考的基礎。
......
有一位網友跑來問我一些關於邏輯學課本選擇的事情,
所以我做出下面的補充性回答。
......
你這可問倒我,
我只是對邏輯還有點興趣並且有需要,
我不可能每一本都去買來看。
20年以前的那一本是可以拿來看的,
「劉」目前新一點的書是越寫越詳細,
可是問題在於他把有爭論的地方也寫進來了。
我是因為讀過20年以前的那一本書,
所以知道他現在新一點的書,
放了哪些有爭論的東西進來,
其實就只有加了幾句話而已。
沒有很多啦!
只是「怕」有的人看書看得很仔細,
會去注意到有爭論的地方,
然後就開始動腦筋去想,
最後「想不透」,
這種想不透的事情是我沒有辦法解決的。
在這裡說明一下 ,
如果今天是一個看書馬虎一點的人,
反而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看書馬虎的人不會去注意那個特別的細節,
不會去注意「特別的細節」的時候,
就沒有這個 「想不透」 的煩惱。
其實我寫的時候也有一點筆誤,
我不應該說「薄」一點的書,
應該是說「簡單明瞭」的書。
因為我當初在學校用的課本,
其實是一本翻譯書,
翻譯的也很不錯,
厚度也不過就300頁的上下,
這已經是20年前的事。
所以邏輯學的書,
要寫得好的,
不會很難找。
劉福增可能是因為在台大教書,
又是殷海光的學生,
所以在市面上他的書是很常見的,
很容易就買得到。
所以我記得我有說去ptt上面看一看大家現在流行用什麼教本,
如果沒有人特別推薦的話,
那劉福增的用一用也是可以的,
只是看的時候不要鑽牛角尖,
著重在我所提過的......
那幾個「重點」,
然後學到會「運用」就好。
不用看到非常非常仔細,
學到方法,
並且能夠把一個「一般性的敍述敘述轉化為命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