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終結者首部曲 中華民國空軍被忽略的角色
1996年上映的《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看似是一部大美國主義的電影
,但是卻無法掩飾導演羅倫·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世界主義精神。因為,整
部電影所強調的並不是美國,而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放下彼此在種族、文化、政治與宗教
信仰的矛盾,攜手團結擊敗了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大軍。
不過,由於這部電影畢竟是在好萊塢工業的支持下拍攝而成,因此比較著重於由比爾
·普曼(Bill Pullman)飾演的美國總統惠特摩(Thomas Whitemore)率領美軍迎戰並且
擊敗外星人的畫面。至於其他國家在擊敗外星人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第一集的電影中
只是點到為止。因此,國內的觀眾大概也很難瞭解台灣在《星際終結者》的世界觀裡究竟
有沒有發揮作用,甚至於是否存在?
這個問題,在首部電影上映後的20年終於有了解答。為了迎接續集電影《ID4星際重
生》的上映,《星際終結者》的官方維基百科上出現了一個詳細介紹1996年戰爭(War
of 1996)的專頁。這場戰爭指得就是發生在1996年7月2日到7月4日間,介於地球人與外
星人之間的戰鬥,其實也就是《星際終結者》電影第一集的劇情。
根據此專頁的介紹,外星人在這短短的兩天內,以名為城市毀滅者(City Destroyer
)的巨型飛碟對地球各大城鎮進行了四波的攻擊。在前面三波的攻擊中共有108座城市,
包括華府、莫斯科、北京與東京等世界各國首都遭到徹底摧毀。外星人的第四波攻勢,雖
然為人類所成功擊敗,但是仍然有36座城市在交戰過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其中,中華民國首都台北位於第四波攻擊的名單中,而且還是外星人選擇攻擊的最後
一座城市。這說明外星人在尚未對台灣任何1座城市發起攻擊前就已經被擊敗,台北所遭
受到的傷害應該是微乎其微。換言之,這意味著中華民國在外星人的認定裡,並不是1個
很重要的國家。不過,這同時也意味著中華民國空軍有參加反擊外星人的行動,並且及時
摧毀了至少1艘城市毀滅者。
有趣的問題是,如果回到1996年的時代,中華民國空軍要用什麼武器對抗外星人呢?
當時,F-16A/B與幻象2000-5型戰鬥機尚未回國服役,除了F-5E/F系列戰鬥機外,中華民
國空軍唯一可以選擇用來對抗外星人的2代機,就是由國人所自主研發的IDF經國號戰鬥機
了。在周邊幾個亞洲國家的空軍都在前三波打擊中被消滅的情況下,IDF將成為亞太地區
抵禦城市毀滅者的最後希望。
更有意思的是,IDF在外觀設計上,除了垂直尾以外都與在《星際終結者》電影中扮
演主力的F/A-18型戰鬥機相互輝映,也可稱得上是種巧合。當然,如果中共與日本的軍事
力量,都在外星人的第一波攻勢中被摧毀的話,那麼台灣也極有可能因為收容了一些人民
解放軍航空兵、日本航空自衛隊與駐日美軍的戰鬥機而成為整個西太平洋抵禦外星人的指
揮中心。
如果這一切都成真的話,那麼在續集的故事中,台灣扮演的角色或許不像負責控制地
球太空防衛軍月球基地的北京那麼吃重,但是也確實是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根據第二集
電影所公佈的宣傳片來看,地球太空防衛軍有同時印製簡體中文與正體中文的募兵海報,
這也能充分說明中華民國在《ID4星際重生》的世界觀裡仍舊存在。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509003475-260417
(中國時報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