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largerchina.com/20170602_926151.html
中共推網絡安全法 哪些外企最易受傷?
【大紀元2017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共6月1日開始實施的首部《
網絡安全法》,令在華外企擔憂,外界分析認為,第一波受影響的可能是境外雲服務科技
公司。
6月1日中共開始實施《網絡安全法》,再次推高網絡箝製標準,除了對內民眾收緊言論,
同時也變相要求外國企業順從網絡監管。
外界認為中共長期的網絡管製相當於給外國企業加稅,增加運營成本;而同時因為這種有
形與無形的壓力,令中國的商務投資環境進一步惡化,令外國企業加快逃離中國。
外界認為,中共網絡新規影響的第一波可能是境外雲服務科技公司。一方面,外國公司需
要把託管在境外雲服務商的中國地區數據剝離出來,然後轉存到中國境內的雲服務商;另
一方面,境外雲服務商要合法進入中國越來越難。
首先,《網絡安全法》要求企業在中國境內的數據儲存在中國境內的服務器上,這意味著
外國公司必須改變以往的做法,客戶數據必須分割後存儲在不同的雲服務器上。有一些數
據需要存儲在中國境內服務器上,而其它地區或國家的數據需要存儲在別處,這將加劇割
裂,增加成本。
「對外資企業來說,重構業務是一項浩大工程。」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西盟斯律師事務
所(Simmons & Simmons)駐上海律師楊迅的說法表示。
雲服務的目的在於將企業的數據存儲到遠程服務器上,進而幫助企業提高網站速度。在中
國存在防火牆的情況下,國內的網速非常緩慢,大大影響企業的運營成本,所以也變相地
增加了企業對雲服務的依賴。據北京尚普信息諮詢有限公司(S&P Consulting)2014年的
調查,中國許多大型企業以及約60%的中小企業依賴雲計算服務。
據悉因為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已有外國公司開始將託管在境外雲服務商的資料轉移到中國
國內的雲服務商,境外雲服務商已經開始遭遇第一波的衝擊。
第二、一些突破中共網絡封鎖的機構,正是通過境外雲服務來完成操作。非營利機構Grea
tFire.org,通過在亞馬遜(美國公司)雲服務器上加密,建立大陸禁止訪問網站的副本
,以此繞過中共防火牆的限制。其創始人史密斯(Charlie Smith)擔心,「如果外國公
司將所有數據儲存在中國,一旦當局切斷訪問外網,這些外國公司面臨的損害會小,但是
我們公司將會奔潰」。
而且損失不會是小範圍的,他解釋到:「要想遏製傳送被禁內容,(中共)有關部門將需
要屏蔽這些企業的整個服務器,屆時上千家企業的業務將因此受到干擾。」
因為在正常國家,不需要突破網絡封鎖,但在中國要看到自由的資訊,就一定要翻牆。通
過雲服務器繞開中國「防火牆」,傳播正常資訊的做法,如果被中共施壓,讓雲服務商變
相進行「自我審查」,將是自由的倒退,無助於中國的發展。
針對中共對網絡的箝製和篩查,專家擔心中共可能迫使境外雲服務商為進入中國,進行自
我審查,並變相提高進入門檻。目前,國際上的三大境外雲服務商中,只有亞馬遜(AWS
)2016年底合法進入中國,而微軟雲服務(Microsoft Azure)靠中國國內公司代理營運
,阿卡麥(Akamai)靠China CDN項目運作,都還沒有正式進入。
中共的網絡審查一直被國際社會指責為變相增加貿易障礙。比如長城防火牆(Great Fire
wall, GFW)是中共當局在互聯網邊界設置的審查系統,在審查當局認為的「敏感內容」
時,也使得進出中國的互聯網數據傳輸速度變得極為緩慢。
根據中國美國商會2016年的調查,有71%的美國公司表示在中國因不能訪問某些網站,造
成生意損失。而在中國的美國科學家表示長城防火牆壓製了創新以及損害了知識傳播。
5月初,在美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聽取的「信息監控與滲透境外媒體
」會議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政治學副教授羅伯茨(Margaret Roberts)表示,中
共的網絡審查對外國企業就像是一種附加稅,既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同時又浪費了福利。
在2016年《對外貿易貿易壁壘估計報告》中,美國貿易代表也曾尖銳地指:中共的長城防
火牆是一種貿易壁壘。一方面讓它封鎖的外國網站競爭力下降,另一方面又需要中國的網
絡用戶占用更多的時間和開銷來獲得信息。報告形容中共的網絡審查機製已經對美國商業
造成極大的影響,而同時美國並無類似的限制給中國企業,造成美中之間的合作關係不對
等。
同樣的,針對本輪中共的《網絡安全法》,儘管中共聲稱它是為保護個人信息、打擊網絡
詐騙,並沒區別對待國內或外國企業,但按照過去的經驗,外界仍認為,中共幾乎肯定會
用「隱蔽」的方式偏袒國內企業。「明面上會採用目前正在製定的網絡安全審核機製,重
點是以安全為由限制外國公司。」一位匿名的美國官員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
而中共新增的《網絡安全法》還會進一步惡化中國的商務投資環境,恐加速外企逃離中國
的趨勢。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剛發布的2017《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四分之一
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或計劃向中國境外轉移產能,大多數將轉向亞洲其它國家/地區或北
美。主要原因是勞動力成本上升和重新確定戰略優先級別,但比較突出的是,受訪企業對
中共當局的監管擔憂從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
該報告對849家在華的會員企業進行問卷調查,一共收回有效問卷462份。被訪企業中大多
數都是跨國公司,其中中國收入占全球收入10%以上的企業占了一半。
調查顯示,有57%的技術等研發行業對未來兩年的中國監管環境表示悲觀或略微悲觀,保
持樂觀及略微樂觀的只有10%。被調查的企業表示非常擔心跟技術相關的問題,有超過半
數的企業表示在中國境內,訪問境外網站速度慢,且無法訪問或使用某些在線工具,還有
有四成左右的企業擔心數據安全、知識產權泄露以及中共的互聯網審查製度。
此外,跟其它業務運營地區相比,過半數(54%)的企業認為在華知識產權泄露和數據安
全威脅更大,這一認知在過去兩年間未獲得任何積極的改變。
另一方面,這些外企還面臨在中國招洋工難的問題。對外國在華員工的調查顯示,招聘公
司認為中國空氣質量差、食品(水)安全、互聯網/媒體審查等環境因素都在影響招收外
籍勞工到中國工作,這三項因素的影響分別占58%、28%和24%。這些都在增加外國企業在
中國運營的現實考量,但是認清未來的走勢或許很重要。
早在幾年前,當中共向外國科技公司發出監管規定時,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研究員謝加爾
(Adam Segal)曾點評說:「中共對外企的管理方向很明確,會尋求一種既能解決安全顧
慮,又能更清晰地窺視企業的監管規定,這一點(永)不會變。」不管接下來外企是否作
出讓步或給申請更長的過渡期,在正常生意與抵製管製之間的衝突是很難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