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臥虎藏龍中的二死一活

作者: juotung (想飛)   2013-05-21 17:04:20
雷聲隆隆請注意
來談談臥虎藏龍這部電影中的兩死一活:小龍的死、秀蓮的活、慕白的死。
小龍的自殺,我想是基於一種哪吒式的追求,一種削骨還父,割肉還母的絕對自由的生命
形式:為了不與任何型態的拘束有所瓜葛,什麼都可以不要,連命都可以不要。所謂「只
要捨棄生命之後還能不死,願望就能實現」,說穿了,其實就是「寧願一死也不願與現實
的拘束狀態妥協」的另一種漂亮的說法。這種追求是如此的絕對,從而我們也漸漸分不清
楚小龍究竟是得到了自由還是被自由所綁住。小虎對於小龍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一開始
是自由、後來這種自由與拘束漸漸地無從區別,當她非得跟小虎(自由)綁在一起,她就
非得自殺不可,因為這是對她最完美的狀態了,這美感在於此、荒謬也在於此。
相反地,我比較不認為秀蓮會走上與小龍的同一條路,因為她基本的路數就是妥協。往好
的說就是妥協,往壞的說,就是壓抑了。為了比較尖銳地把問題的核心指出來,某種程度
上來說,以一種比較惡毒的程度上來說(當然是過份了的說法),這整部電影裡面唯一實
現了所有的願望的人就是秀蓮:已經準備好要豁出去抱緊她的李慕白假如不死,將會根本
地、不可逆地破壞她一直努力維持的靜力平衡。然而,所有的願望都仍然會努力的尋求自
己的出口,只是在妥協的力道拉扯下,只能被迫以一種扭曲的方式突破。她的故事就停格
在這裡,因為這是對她而言最完美的狀態了,她所有的願望都實現了,但和所有的願望都
沒實現也無從區別:放開你的手你就擁有一切,這就表示「擁有一切」和「放開一切」也
是無從區別的,這美感在於此、荒謬也在於此。
再來是慕白。
我個人對慕白兄這個角色很有認同感,如果說小龍尋求與規範作對、秀蓮尋求與規範妥協
,慕白則可謂是一個悠遊於規範內外的存在。
身為一個內家的絕頂高手,他早就是天下第一了,唯一堪稱對手的人大概只有他死去的老
師,而正當他在即將超越師父的當下,他卻撤退了,他沒有選擇讓自己飛龍在天,反而是
在99.9%的地方亢龍有悔,斷然按下取消鍵。
是什麼理由讓他從自我卓越的道上撤退下來?答案是他對秀蓮的感情。但一個內家高手愛
上了一個外家姑娘,可以想見這心願之所在即缺憾之所在,這個缺憾就是:這份愛將使他
放棄深層的自己。
無論是一開始誤以為慕白來北京是為了寶劍失竊,中段跟小女生吃醋嘔氣,還是最後一刻
勸慕白練神還虛,秀蓮是真的沒有懂過慕白。如果練神還虛真的那麼重要,慕白一開始就
不會破戒出關來尋秀蓮,高高興興地待在那個周圍只有光、時間空間都不存在的地方就好
;相反地,就是因為練神還虛雖然重要、卻沒有重要到讓他放棄秀蓮,他才要下山給恩師
掃墓、求師父的原諒。求師父原諒什麼?原諒他退出江湖,他為了一個女子,永遠放棄了
師門與求道之路。
然而,這個缺憾在小龍登場之後也出現了突破口。小龍有天份,她聽得懂內家既模糊抽象
而又意在弦外的語言:她可以無師自通學習玄牝劍法,更可以在激烈的打鬥後,知道慕白
這不是在傷她、而是教她。「才配得上用這把青冥劍」的說法真是再清楚不過了,慕白希
望小龍接替他未能繼續下去的求道之路。而「你不怕我學會之後殺了你?」「既為師徒,
就要以性命相見」,這種靜中之動、敵中之友、死中之活的境界,是「說翻臉就翻臉」的
秀蓮所不能體會的。因為不能體會,秀蓮才會驚訝於慕白對小龍的一再破格。
而慕白對小龍的一再破格,究竟是基於什麼?是師徒之情、還是男女之愛?竹林的一場打
鬥,是打鬥,但更像遊戲,也是整部片情色意味最濃厚的段落(比小龍激突更讓人血脈賁
張)。就如同小龍小虎打一打會抱在一起嘿咻一樣,「真正的敵人」這種型態,其實是愛
情的一種變化型態、甚至是深化型態:沒有人會比真正與你為敵的人更瞭解你、更想弄懂
你,也沒有人會比真正懂你的人做起敵人來更能讓你整個人活起來。你說它是師徒情、是
男女愛,也對、也不對,相較之下,它更像那種超越了這些東西之上的東西,而這就是慕
白缺憾之所在:深層的自己。
只是對小龍來說,慕白這個角色一直都只能是另一種北京版本的小虎,對她來說,唯一能
使自己絕對自由的,不是眼前的這位追求自我卓越的絕頂高手,而是那把能助她盡敗群雄
的青冥劍。因此即使良師就站在面前,小龍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躍下深谷追尋青冥劍。至
此,慕白的師門求道之路,可說是走到了死路。無論是抽象的死、還是具體的死,他選擇
愛情、他選邊站,他非死不可。
選邊站的人都死了,內外兼顧的人才能繼續穩坐九門提督。全部的人都沒錯,但湊在一起
就全錯了。兩死一重傷,我想,這是這部電影最圓滿的一種結局了。這美感在於此,荒謬
,也在於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