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研究:癌細胞轉移「非隨機」 會派哨兵探路 未來可望早一步「擋下」
2015- 11- 12 04:18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癌細胞轉移一直被視為癌症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
副教授沈湯龍與美國康乃爾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轉移前會先派遣「哨
兵」探路,而非隨機亂跑,此發現有極大助益,未來可望早一步「擋下」癌細
胞轉移。
這項研究上月廿八日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Nature)」最新網路版,沈湯
龍列名共同論文第一作者,台大也即將展開相關臨床試驗計畫,初步與台大醫
院胃癌、胰臟癌、乳癌等團隊合作,最快二、三年會有初步成果。
沈湯龍解釋,原位腫瘤在轉移前,會先釋放大量可以幫助轉移的「肥料」,包
裹在奈米大小的胞外泌體(exosomes)中,就像哨兵,透過表面的蛋白受體
(integrin),引導哨兵到特定位置,將胞外泌體運送到特定器官,例如從乳
癌轉移至肝臟或肺臟。
沈湯龍說,在西元一八八九年,就有醫師提出「種子與土壤」(Seed and
Soil)觀念,Stephen Paget在七百卅五位乳癌轉移患者身上發現,癌細胞轉
移並非隨機發生,癌細胞會像種子一樣,必須在已施肥的土壤上生長,但一百
多年來一直未被研究證實,現在沈湯龍與研究團隊解開了這個謎。
「這是精準醫療的極致。」台大校長楊泮池表示,目前提出來的創新觀念,需
要前瞻性的臨床試驗證實,未來若能運用在臨床,開刀前即可先測試癌細胞是
否會轉移,會轉移到哪裡,可以提早阻止或改變術後追蹤策略。
沈湯龍說,動物實驗發現,胞外泌體會在癌症轉移前兩周抵達,準確率約七至
八成,目前蒐集乳癌、胰臟癌及大腸癌等已轉移的樣本測試,未來持續大規模
的臨床試驗,希望能得知運用於人體上的準確率及效果,一旦可以建立監測機
制,就可擬定預防或治療方式,降低轉移機率,提高病人存活率。
台大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俊升表示,癌細胞轉移表示前期治療失敗,只要轉
移,存活率就明顯下降,例如乳癌轉移到肺、肝、骨頭等處,五年存活率就降
到一半,若轉移到腦部,因藥物不易進入,存活期更不超過兩年,若能提早知
道癌細胞將轉移到何處,可先行預防給藥,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0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