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會變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醫警告「3情況」最好快就醫
2021-01-14 16:45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都有便秘的問題,有的人則是容易出現腹瀉的困擾,尤其是遇
到壓力事件之前,恐怕常會拉肚子,然而也有人一陣子便秘,明明飲食沒有特別改變,隔
一陣子卻又會突然變成腹瀉,兩種情況交替出現,以上這些症狀有可能是罹患了腸躁症。
腸躁症難確診 需先排除非生理因素造成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許希賢表示,要確診是不是罹患了腸躁症,必須要先經過各種檢查,包
括糞便潛血、照X光看大腸有沒有糞便堆積,抽血確認是不是有貧血的問題,甚至是大腸
鏡、胃鏡等侵入式的檢查。
在確定患者出現的不正常消化症狀,不是因為生理因素造成,排除了腸胃、肝膽等器官的
疾病之後,而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每個月還會超過3天以上有類似症狀,才能夠真正確
診為腸躁症。
腸躁症在診斷上之所以會這麼困難,就是因為它並不是發炎或感染所造成的疾病,而是胃
、大小腸等消化系統,在運作上出現了不正常而引起的功能性疾病。
引發的原因不明 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
什麼是導致消化系統運作發生不正常的原因?截至目前,在醫學上還沒有證實,不過,醫
界將這個情況推論為精神層面所造成,有一派的說法是認為,大腸受到中樞神經的影響,
可能是處於高壓的環境下,有些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失衡,直接刺激腸道產生症狀。
腸躁症主要是跟三個神經系統有關: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或腸道神經系統的失衡,造成
排便習慣改便,或對腸道脹氣、膨脹的感覺異常敏感。由於女性發生率比男性高了2~3倍
,有的患者在經期時症狀更會加劇,因此,也有人認為荷爾蒙也是導致腸躁症發生的原因
之 一。
腸躁症不會導致大腸癌 兩者差異比一比
腸躁症患者常得忍受不正常的消化症狀,更令人擔心這樣不正常的排便表現,會不會導致
大腸癌?許希賢認為,腸躁症與大腸癌是兩種完全不相干的疾病,病因也不同,前者主要
為情緒失調、壓力過大所引起,後者則跟飲食不正常、大腸癌家族史等有關,因此,腸躁
症並不會演變為大腸癌,不必過度恐慌。
症狀方面,腸躁症與大腸癌相當類似,像是大腸癌一般認為的症狀,大多與腹脹、腹痛,
合併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減輕等有關;然而,腸躁症的患者,雖然也可能出現與大
腸癌症狀差不多的情況,但是在排便之後,腹脹、腹痛就會大幅改善。
許希賢指出,兩者最大的差別是腸躁症不會產生血便或造成貧血,也比較少有嚴重的體重
減輕問題。
國內研究首度證實 腸躁症會提高大腸息肉風險
有另一種說法,認為腸躁症仍然有其危險性,根據國內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在
201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患有大腸激躁症者,有21%的患者在5年內會得到大腸息肉
,由於大腸息肉早已經被證實是大腸癌的前身,因此,這份研究可以說是首度證實了腸躁
症是大腸癌的致癌因子之一。
治療腸躁症 保持好心情才能根除病原
有腸躁症的人想要改善症狀,許希賢說,醫師常會開立鎮定劑,並且建議患者減少壓力來
源,避免引起消化道問題。在飲食方面,只要妥善調整飲食的習慣與內容,也能減輕不舒
服的症狀;像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時間進食,讓腸子能規律的發揮功能;避免吃過量;早餐
多吃一些富含纖維質的食物並且多喝水,因為多喝水就能促進排便更順暢。
至於細分不同類型的腸躁症患者,例如腹瀉型患者則要少吃高纖、有潤腸效果的食物,以
及寒涼瓜果類水果,相反的,便秘型患者則可以多吃點這類食物來刺激排便。
不過,為了減少腸道鬧情緒,最好要稍微忌口,包括少吃過甜、過辣、過油的食物、濃茶
及咖啡等刺激腸胃的食物,也要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像是各種豆類、地瓜、芋頭、甘藍
菜、包心菜、青椒、洋蔥、花椰菜、堅果、碳酸 飲料等;當然,也要減少糯米等不易消
化的食物。
https://health.udn.com/health/amp/story/6030/517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