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企業形象廣告,包括你所能想像的各種汽車品牌、石油公司等等都在大玩綠色
行銷,那些的廣告非關某個特定產品,而是充滿著各種與產品無關的美好的畫面,不外乎
是天真無邪的小孩無憂無慮的玩耍、大人間彼此會心微笑、美麗的森林和山川等等,旁白
當然是類似「某某企業重視地球環境與生活品質云云」,企圖讓消費者將企業形象與環保
及人類美好的未來連結起來。
當電視上都充斥著向這樣感性的廠商愛地球、愛生態廣告,我們的地球環境真的會向廣告
上的那麼美好嗎?你相信這些過去對環境以及人道正義冷酷無情傷害的企業,真的轉綠了
嗎?行銷是行銷,廣告是廣告,行銷廣告只負責包裝和化妝,我們畢竟不住在電視的畫面
裡,也看不清企業卸妝後的真實面貌。行銷廣告呈現的大半不是真實,說難聽一點,也非
常可能因為沒有「真實」,才需要包裝和化妝。
Greenwash是一個新創的英文字,越來越多評論者使用這個字,基本上就是指廠商企圖做
一些環保,將自己包裝成綠色然後對消費者洗腦,看好消費者的環境意識越來越強烈,越
來越願意支持環保行動以及購買相關產品。去年回台灣,朋友告訴我,現在「樂活」這個
字在市場上紅遍半邊天,只要產品或服務加上「樂活」二字,消費者似乎比較容易買帳,
這「樂活唬爛術」對沒有社會責任的廠商而言,是對無知又想趕流行的消費者的超級吸金
器。
當然,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是所有廠商都在唬爛,每個廠商在環保上的努力不同
,可能有些廠商的確努力地改善他們的產品。
但是如果先進國家已經開發中國家的消費習慣不變,舉個例說,在汽車需求仍然不斷增長
,製造即使製造的是所謂比較環保的油電混和車,地球資源終究還是會這些永無止盡的消
費和製造耗盡。
做為對環境有關鍵影響力的消費者,第一件事就是先改變消費習慣;而作為負責任的消費
者,在消費選擇上,至少要精明一點,別被廠商的綠行銷術洗腦了。
本文轉載自: 西雅圖凹凸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