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純屬個人見解
一般來說大家都會對溫再下缸
卻很多人忘了對水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對水
不論賣家水質如何
我先假設原PO鼠魚一隻一袋 (但便宜的魚種不會有這種VIP待遇)
在一整夜的運送過程中
密閉狹小的空間放著一隻緊張的魚
翻騰運送的過程中 不但生物本身會消耗大量的氧氣
也可能會製造出過多的有害物質 ex.緊張會挫賽
一但拉屎水中微生物就會分解 一分解又會加速氧的消耗
而袋子又沒有可以分解的系統 導致袋中有害物質升高
又當牠又被靜置在那一小時
或許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那如果是四隻一袋呢 ?
所以面對長途運輸的魚隻我自己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準備滴流筒
開最小的出水量慢慢的讓水流進袋子裡
一方面對溫 一方面讓兩邊的水交換
讓魚適應你魚缸的水 順便讓你魚缸的水沖淡原袋中的髒水
減緩牠的不適
另一種是最簡單的拿牙籤戳兩三個洞
再把袋子泡在水中
讓兩邊的水慢慢滲透交換 也能達到目的
前者能達到加大溶氧量的目的
後者比較方便
不管戳洞還是滴流方式都不要一下子讓水交換太快
不然其實跟直接丟進去差不多而已
對水對溫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
另外活體寄送固然方便
但如果店家沒有專業的知識和長久的經驗
對魚和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考驗
或許油錢都比那隻魚還貴 死了就算了
但其實那都是一條小生命
買魚還是盡可能的在現場用眼睛看 跟牠眼神交流一下
來電了就把牠帶回家好好照顧
另外也要慎有用心照顧的好店家
其實好不好走進店裡就感覺的出來了 ~
以上個人心得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