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在屋頂弄了一個小植物園
有一區設計成蔬果區想給我媽種些菜
結果過了一年多 菜園荒廢 大家都在上班沒時間天天顧
去年底看著荒廢的菜園區 思考該怎麼變更使用用途
https://imgur.com/a/EbxXjKv
https://imgur.com/a/GbgijVD
後來想想 乾脆弄個低維護管理生態區好了
既然要弄生態區 那也弄個生態池試試~
一開始有想過是不是來養些螢火蟲 後來研究一下發現太困難
還是弄個簡單的生態池養些魚蝦就好
因為是老公寓 屋頂載重上限每平方公尺200公斤
加上防水材和保護的磨石磚 每平方公尺大概只剩120公斤可以用
混凝土 石頭 磚材都無法使用
也不適合壓克力和玻璃箱
橘色塑膠箱或保麗龍箱又不太好看
有些FRP的水景又太過老氣 (對不起 我真得很挑剔.....)
最後快要放棄時 發現有個東西很有趣
"烏龜箱" 方矩的外觀 重量又輕 本來就是設計戶外裝水使用 不用擔心漏水
而且裡面有分區和斜坡 雖然不養烏龜 但剛好可以種不同類型的水生植物
所以就訂了一個最大的烏龜箱 150cm*70cm*40cm
運到家裡的時候 家人問我是不是訂了木乃伊之類的鬼東西
https://imgur.com/a/q26e9XM
等到周末時 到屋頂開箱
https://imgur.com/a/Bj192b3
比想像中巨大了一些 我好像可以躺進去當浴缸?
如前面所說屋頂承載重量有限 雖然已經規劃生態池放在樑正上方
但還是不能太重 剛好烏龜箱的設計也不是要讓整個箱子滿水
中間有個突起的區域 有個洞 可當作溢水孔
(用肥料盒塞在洞上當落水孔 避免介質流出)
大的分區當水池區 小的分區當濕地水生植物區 中間高起當過度帶
濕地區用輕質土混陽明山土和赤玉土
水池區用赤玉土+同生砂+陽明山紅土+少量黏土最後放上印泥火山岩碎片
然後種上 斑葉睡蓮 矮紙沙草 紫芋 水仙 南國田字草 異葉水蓑衣
大聚藻 天胡荽 黃花藺 青萍 蘋果萍 小榕
https://imgur.com/a/N06CKXG
底土厚度平均約8cm 平均水深15cm
擺上兩星期讓水中泥沙沉澱 植物發根固定
兩星期後水生植物都長的還不錯 水也變得很澄清~
https://imgur.com/a/TCuNSxE
這時候就去水族店買了半兩的黑殼蝦 三尾史尼氏小(魚巴) 四隻笠螺
對水對溫後放入水池區
https://imgur.com/a/gjPMmV0
於是生態池初步完成
第一個月每週有放些飼料 但後來發現黑殼蝦好像光是水生植物和落葉就吃不完了
另外史尼氏小(魚巴) 好像也可以靠水中微生物 蝦殼 死蝦維生
所以後來也沒丟飼料了
這半年 生態池無過濾無循環無換水無飼料
只有最近因為台北長期沒下雨 高溫破紀錄 需要人工補水
春天青萍爆增 需要移除做堆肥
夏天絲藻增加 需要手動牙刷撈除 每月撈一次葉子外
不太需要去做太多維護 也不需接電
只是今年四月的時候 覺得笠螺為甚麼好像都待在同樣的地方
好奇的把它從池底拿起來 翻開後發現肉不見了......
https://imgur.com/a/d98HPxM
後來看板才知道笠螺真的不適合人工養殖...... 以後不敢再買笠螺了
黑殼蝦在池子裡過的好像蠻好的 常看到牠們在水中飄來飄去
在水生植物表面上吃東西
史尼氏小(魚巴) 放在生態池的最大問題是
很難找......
因為放了印尼火山岩碎片 牠們顏色又是灰黑色
從水池上方很難發現牠們 加上牠們喜歡躲在水生植物葉片下
有時翻開睡蓮葉片 只看到一個影子竄出 就又找不到了
後來發現要趁晚上 大約過凌晨2點後 帶手電筒上屋頂
才有機會看到陷入睡眠狀態 躲在角落的牠們......
也因此沒有清楚的照片可供參考
除了生態池生物的狀態日漸豐富外
週邊的空間植物多樣性也日漸提高
(另外有三個水生植物盆 三個藤蔓盆 一個竹子盆 一個野薑花盆
三盆蕨類盆 兩盆小喬木 十盆各類灌木 還有一堆自己長出來的野花野草)
快變成小叢林的感覺
https://imgur.com/a/uon1ZZi
除了水池的魚蝦外
最近也在旁邊放養莫氏樹蛙
https://imgur.com/a/b1BA5t3
有樹 有池 有濕地 有各種昆蟲 各種濕潤的躲藏處
目前看起來樹蛙也能自給自足
(一樣不好找......)
現在的下班樂趣之一就是到生態區觀察各種動物
(除了自己放的動物 還有很多昆蟲會自己出現 早上則是很多鳥類聚集)
雖然生態池沒有很鮮豔的水族可以觀賞
但是找尋有保護色的水族動物和觀察水生植物的演替
也是另一種趣味~
希望能跟有戶外生態池的朋友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