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2016,原來包含東亞、歐洲、西非的Barbus屬被重新檢視,
屬於非洲的改歸在Enteromius屬,
所以,若欲查詢近年夢幻小丑燈資料,關鍵字須做修正。
對分類變動有興趣的可以看2017的
Taxonomy and Relationships of the African Small Barbs。
至於最近國內這批夢幻小丑,
以十一月初入手時的大小、表現而言都不及2020年底那批,
甚至想準確分辨公母都有一定難度,尚需調養一段時間。
對夢幻小丑燈飼育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youtube標題為
Nachzucht der Schmetterlingsbarben (Enteromius hulstaerti) im Keilbecken
- ein Zuchtbericht的影片,
https://youtu.be/C2B1QpGdZ8o?t=592
從畫面可推知影片9~11分鐘處講的是繁殖,
德文對於大部分人如我而言是鴨子聽雷,
但仍可參考對方的設缸與選用植物。
https://imgur.com/7ncfocG
歷經兩週的調養,手邊魚隻狀態慢慢起來。
認真分辨一下性別,我缸中應為3公7母,
以觀賞性而言,不是很好的比例,但非常適合繁殖。
https://imgur.com/AXDOtb8
曾在剛進這批時於自己FB發文寫到,
雖然以前很少被人提及,但夢幻小丑燈具有一定程度的領域性,
追打不嚴重、不會受傷,但可明顯觀察到強勢驅趕弱勢,
所以當時覺得應把狀況最糟的一隻隔離來增加生存機率。
兩週過去,我覺得應修正當時的看法。
https://imgur.com/4URj6tW
把最弱那隻單獨隔離後,
其活動力明顯降低,多半停留在2.5L缸內隔離盒底部,
主動覓食情況變得更差,即使隔離盒內一堆無節、蠕蟲、微蟲。
放出隔離盒幾個小時,反而恢復進食,活動力也增加。
或許如同國外水族網站強調群居性魚種多隻飼養才能讓他們活得更好?
於是決定停止隔離並增加草量以及微蟲佔食物比例,
因為微蟲量多而小,不似無節、飼料高比例落入強勢者口中,
只是清底頻率須相應增加。
https://imgur.com/URq0cDX
現在雖然仍能從外觀找到最弱那隻(上圖最右邊),但身型已比來時圓潤。
低於25度水溫、群養應能有效降低夢幻小丑燈的飼養難度。
https://imgur.com/kMACqpV
https://imgur.com/mAFH8RD
最後,請教有在繁殖燈魚的朋友,怪蕨MOSS是繁殖缸一個好的選擇嗎?
還是因為太光滑,所以反而沒有爪哇MOSS、三角MOSS來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