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Golden-Award 看板 #1RsgyJXw ]
影展之「外」:金馬影展會外賽的歷史與內涵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768
文 / 橘貓
官方競賽之外,影展常設有會外賽。有時作為綠葉,點綴官方競賽外的色彩,有時成為多
元觀點的探照燈,將光線照向未受主流垂愛之處。提到會外賽,影迷的直覺反應或許是費
比西、奈派克,除了這些知名會外獎,「會外賽」還有更多可能。
一年一度的金馬影展是臺灣年度電影盛事,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聞天祥,在講座
中為觀眾介紹會外賽的獎項定位,不僅分享會外賽在金馬的現況,更透過在臺灣辦理會外
賽的經驗,細數其能帶來的意想不到美妙效果。
編註:費比西獎(FIPRESCI Prizes),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Presse
Cinématographique的縮寫,又叫國際影評人獎,由國際影評人協會頒發,協會成立於
1930年,目前擁有超過60個國家的會員。多年來,協會與世界多個影展合作,在影展正式
獎項公布前,頒發由協會自組的評審團所決定的費比西獎。
編註:奈派克獎(NETPAC Award),由亞洲電影促進聯盟(Network for the Promotion
of Asian Cinema,縮寫即NETPAC)頒發,以促進亞洲電影發展為己任,目前在24個國際
影展設有奈派克獎,包括釜山影展、鹿特丹影展、多倫多影展等。
會外賽,顧名思義,是影展官方評審團之外,另由其他評審單位所評選的獎項。為何要有
會外賽?聞天祥首先論述影展方舉辦的緣由,除了影展單位與會外獎雙向的「影響力加乘
」,「觀點」是他在思考會外賽時更注重的面向。競賽的評審方式,多是經由影展官方聘
請評審團進行評選工作。評審團的組成與評審方式,不論是表決方法(討論決議或投票積
分)、開會形式(線上討論或面對面討論),都大大影響一個獎項最終的樣貌。而在專業
、嚴謹、通常具威信的官方評審團之外,聞天祥好奇的是,一個影展能不能表現出不同的
觀點?
為了完整闡述「觀點」的意涵與效果,聞天祥介紹他在進入金馬執委會之前,曾經策劃的
兩個會外獎項,這些獎項皆與當時的環境有關,最後也在不同的土壤生根發芽。
首先,是2004年在台北電影節首辦的「媒體推薦獎」。當時,聞天祥接手台北電影節不久
,透過兩屆的時間摸熟執行面的層層關卡,開始有餘力思考影展定位與影響力。他回憶,
當時的臺灣電影產業被評為「跌到谷底」,他卻看見明明有許多強健有力的作品等待被發
現。在此思考脈絡下,聞天祥希望找到一個方式讓優秀作品有更多曝光度,便決定從媒體
下手。
2004年,《民生報》、《大成報》尚在,臺灣傳統媒體仍保有半壁江山。聞天祥邀請每家
報紙的電影線記者組成評審團,想當然耳,此舉能增強記者對電影節的重視程度,他們必
須實質消化電影節當年的入選作品。透過這個過程,聞天祥期望能讓媒體記者同理他對臺
灣電影的期許與感動。不僅是院線片,短片、紀錄片、實驗片、動畫片,這些超出平時報
導範圍的電影,都進入媒體的眼界。有趣的是,第一屆「媒體推薦獎」得主是蔡明亮導演
的《不散》,聞天祥笑說,蔡明亮那時可興奮了:「竟然是媒體覺得我拍出當年最好的電
影!」。
第二個獎項,是2007年金穗獎首辦的「部落格達人推薦獎」。當年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李
館長接納這個意見,就有了「部落格達人推薦獎」的成立。
透過兩次評審會議(召集說明與討論表決),聞天祥組織起這個別具創意的評審團,期望
能發散出獨特觀點。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08年的「部落格達人推薦獎」得主是張榮吉導
演的《天黑》,也就是劇情長片《逆光飛翔》的前身,《天黑》當年在金穗獎不得評審青
睞,正式競賽並未獲獎。當然,觀點不分優劣,但透過此機制,無疑把一些來自不同世代
群體的聲音傳播出去。
會外獎的發想,來自聞天祥參與國際影展的經驗,評選工作或許不應由專業影評人或電影
人獨占,不同的視野有不同的發展價值。總結這兩項早期的會外賽辦理經驗,聞天祥認為
,關鍵就是「有限資源,發揮最大作用」。把原有的入選影片在現有資源下,加持更多的
力量與關注,讓優秀作品被鼓勵、被看見。甚至,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透過會外獎的召
集,來自五湖四海的「評審」們有機會一探影展面紗,日後可能有更寬闊的發展。
回到目前任職的金馬影展與金馬獎,聞天祥介紹現況下各自的會外獎項。
在金馬獎部分,分別有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伯爵年度優秀獎與觀眾票選獎。聞天祥補充
,會外獎的頒獎時間通常在官方獎項頒布的前一天,透過「賽前風向球」的話題聲勢,不
但讓會外獎可以受矚目,也讓正式獎項在頒布之前,有更多暖場氛圍。2017年,楊雅喆導
演就在入圍酒會上以《血觀音》獲得觀眾票選獎,入圍酒會有活動進行,自然炒熱影展氣
氛,獲獎者開心之餘,媒體記者當然也樂不可支,藉機多拍幾張影人得獎照片,方便明日
見報。如何透過時間安排、發揮最大的媒體效益,也是會外獎需要納入考量的要素之一。
金馬影展方面,因為影展本身是綜合式的觀摩影展,沒有競賽單元,僅有亞洲電影促進聯
盟奈派克獎,從金馬影展選映電影中挑選適合作品,進行會外競賽。為了擴大奈派克獎的
推廣效果,聞天祥解釋,現行奈派克獎的頒獎典禮會與「金馬電影學院」成果放映結合。
「會跑來看這些名不見經傳學員的電影,應該都是影展影迷中的影展影迷,想必也會對亞
洲新銳電影有更多關注」,聞天祥解釋,這也與以往台北電影節頒發「國際新導演競賽」
得主的邏輯近似,當時會選擇接在重要的電影放映之後頒獎,希望讓更多觀眾注意此獎。
「新導演通常默默無聞,只有在電影節裡頭看過電影的影迷,才會給予得獎者真誠的掌聲
。」如何找到「對的一群人」去注意、支持這個獎項,也是關鍵環節。聞天祥說,他時常
在想,如果影展方已經從世界各地把這些導演、影人邀請來影展現場,要如何讓他們能在
這裡與影迷產生更多交流、獲得更多回饋,就成為讓活動產生意義的重要問題。在此思維
下,金馬影展成立第一屆「亞洲電影觀察團」。
聞天祥回憶,2015年,時任金馬執委會主席的張艾嘉,參加坎城影展時受到啟發,希望臺
灣也能有一個讓青少年觀眾深度參與影展的活動,於是請他開辦「青少年電影團」。前者
計畫開跑後,聞天祥反過來想,如果能給予青少年影迷更多資源,那又要怎麼扶植成年影
迷們呢?電影相關的講堂資源,民間多處開辦,憶起以往在金穗獎辦理「部落格達人推薦
獎」的經驗,他不禁想到,單純將這些影迷聚集起來,或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於
是,一個由金馬執委會主導,並附屬在亞洲電影奈派克獎底下的會外獎:「亞洲電影觀察
團」,就此誕生。
尋找影迷,不是要比拚誰的程度高、誰的學歷精彩,對亞洲電影有熱情自是前提,聞天祥
還希望20位左右的觀察團成員由多元背景組成,身分不限,學生、家庭主婦、醫生、律師
、電影從業人員,各行各業,只要是有趣又認真的人,都是影展尋找的對象。奈派克獎的
影人來到臺灣,這些亞洲各地新銳導演,通常名氣不高,自然不受媒體關注,金馬影展透
過「亞洲電影觀察團」,將來自四面八方的影迷帶到影人面前。對於亞洲影人而言,這是
除了映後座談之外,一個與影迷深度交流的場合。而影迷與影迷之間,也自然擦出特別的
火花。
比照正式的評審討論,「亞洲電影觀察團」作為會外獎項,除了與影人的深度交流,也有
正式的獎項評選與頒布過程。觀察團團員在指定時間於試片室先行觀賞奈派克獎所有入選
影片,並擇期召開評審會議,眾人透過各自觀點與立場,評選表決出最後得獎的「亞洲電
影觀察團」推薦獎。重度影迷的意見,帶來另一種審美品味,聞天祥提到近年「亞洲電影
觀察團」推薦獎:《路邊野餐》、《八月》、《祝你生日劊樂》,以他的觀點來看,其實
都是相當有意思的選擇,也為奈派克獎的評選開闢出另一條「影迷觀點」4。今年「亞洲
電影觀察團」邁入第四屆,報名人數再創新高,競爭更加激烈,甚至有來自香港與中國的
影迷共襄盛舉,顯見其知名度的擴展。
最後,聞天祥總結對會外獎的看法,無論是擴大影響力,或是增加觀點、扶助更多優秀作
品與影人,甚至是培養專業的電影愛好者,都在於讓現有資源產生更大效用。會外獎可能
是內部的想法發酵或是外部的奧援,他認為,會外獎的表現常常取決影展單位與外部單位
個別對獎項的「想像力」。好比柏林影展的泰迪熊獎,規模與聲望大到已經可以獨立於主
競賽之外,產出一本影展手冊,也是影迷想到柏林影展特色時最直覺想起的元素之一。到
頭來,還是要看影展內外如何去協調、討論出一個別具特色的方向。
每個影展都有自己的特點,金馬關注華語地區,台北電影獎則聚焦台灣本土,籌辦一個會
外獎項,得先細思期望獎項發酵的影響力生根於何方,如果能找到影展本身與外部單位的
施力平衡點,一個優秀的會外獎項,就有持續辦理的可能性。而會外獎帶出的影響力,就
有機會參與影展的歷史進程,發揮屬於會外獎獨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