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cus.cc/@google-shawn-chuang/5cff57a1fd89780001495bea
“商業電影有《復仇者聯盟4》可等,藝術電影有何值得期待?”
“商業電影破影史紀錄,藝術電影創歷史新低”
台灣藝術片市場近期真的很慘,以前台北市單部電影票房還有很多破百萬,現在北市票房
能破50萬就很了不起,首映前三天票房通常難得能過10萬票房。
藝術片觀眾大部分都認真跑影展,過了影展也懶得去戲院看片,所以常常幾家藝術片戲院
首映三天加總的總票房,還不敵一場影展放映的人數。
但是奇特的是,藝術片商卻超級多,老藝術片商繼續買片,新片商雨後春筍般搶買片,還
有不管什麼片都買的統包型片商,造就台灣一年上映超過700部新片,大概有一半都可以
算是藝術片。
然後就會看到美金4萬元買的片版權,可能首週末票房只是4萬元台幣,7千元美金版權的
片票房不到1萬元台幣。不知道藝術片市場什麼時候泡沫會破滅。
專營藝術片(或是廣一點的藝文影片)的電影院,有可能是產業變化中最快陣亡的角色。
以前假日藝術電影院可以到六七成滿座率、平日還可以達到三成滿座率,現在都是用幾個
人頭來算的,一百多人的影院廳,假日單廳總人數已經不奢望破百人,能夠超過50個人已
經非常驚豔。
一部片排很多場次,但滿座率低;排很多片,每部只有少場次,但滿座率一樣很低!現在
很難碰到一部可以大賣座的藝術片,3個廳可能同時放映12部片,以為是各有所好,哪知
常是無人聞問......。
然後碰到台灣的影展放映期間,整個藝術電影院就是空城了,很多場次觀眾數不是掛蛋就
是個位數,工讀生都可以休假了。 所以純藝術電影院的明天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