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音響性與音樂性

作者: purplesky911   2014-12-17 03:01:14
我大概每1~2月聽一次演奏(唱)會
累積下來大概也聽了半百場
但如果說聽這些會讓自己對音樂更有素養
或是對玩音響有什麼幫助嗎
我得說..........好像有一點!!但又沒有非常大的絕對關係
不然的話我也不會到現在都搞不定自己的器材Orz...
或看到別人的優文時有那種"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
至於!!!開頭為什麼要提我聽幾場音樂會
純粹虛張聲勢 騙個開頭而已- -沒其他別的意思..............
聽音樂有很多種
聽古典、聽搖滾、聽流行、聽演奏、聽唱歌、聽new age、聽嘻哈、聽DJ、聽配樂、聽ACG
但這麼多種類型又歸於一種感受
就是很單純的:好聽、感動!
所以每個人好聽的點和感動的點
會去選擇他們所對應&喜歡的音樂類型(可單選可複選)
ROCK咖聽古典…聽半天可能聽嘸還可能睡著
古典咖聽DJ、ROCK可能覺得吵死人
聽慣全盤的人聽流行樂可能覺得:X!!人聲錄那麼前面是怎樣
聽慣流行音樂的人 聽人聲比較後面的專輯時
可能會覺得:X!!我就是要聽我偶像的聲音 一堆樂器跑來前面插什麼花?
那麼!!
為了要應付這麼多種聽歌的人
於是.......音響器材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
音響性
對我來說就是能還原出各種樂器的框架
如大叭或較能還原出小叭無法還原出的大型樂器 如大鼓、大提琴等等
而大/小出力的擴大機則是對應大/小叭 是否能讓他們發揮該有的水準
所以…
框架愈完整的系統
有其優勢可以還原更多種東西
但!!這跟好不好聽沒有絕對直接的關係
這還包括軟體、錄音、後製、調音…等一大堆的問題
音樂本身就不好聽了
再怎麼還原還是不好聽
於是........
要怎樣把不好聽變好聽
調音於是偷偷誕生~~~
*************************************************************
現場與音響
大家都喜歡拿古典編制來舉例(不可否認 用古典作為測試卻不失一個好例子)
但如我前面所說
聽音樂有很多種
聽過五月天演唱會的人都知道
現場的感染力、樂迷激昂的程度 也是感動的點之一
在這點....音響是反應不出來的
而聽DJ、電子、搖滾等場上會加入許多燈光或其他特效
這點....音響也反應不出來
而聽NEW AGE現奏會(如風潮、電玩交響會、凱文柯恩…等)
現場常常會加放投影片讓聽眾更容易容入他的創作之中
這點...音響也表現不出來
哦!!扯遠了.........
但我想要表達的是:
即使是現場演奏/演唱 音樂家仍會用各種手段挖掘聽眾的內心深處
那麼單單聽音響和聽現場來說
有一個很單純的差別
聽現場不太會去注意什麼下潛、高頻的華麗、飽滿度、鼓聲前後定位、樂器分離度…等
就單純音樂家怎麼去詮釋 如:歌/曲好不好聽、表演感不感動 這樣
因此…不太會有音響性、音樂性的問題
一場好的表演
我覺得最大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勾出聽眾的情感
跟泛音啊、音色啊、陣仗啊、多澎湃啊、樂器多貴啊較沒有絕對的關係
但多少仍會有一些相對的關係
繼續談回音響性
即便你的下潛很好、高頻很好、飽滿度很好、定位很好…等等的音響性都完整了
(就如現場演奏沒有這類的問題)
但…聽的人沒有被勾起情緒
不好聽、就是不好聽!!
這就是音響性強音樂性弱~
音樂性因人而異
不會因為你的音響性完整就音樂性高
對於搖滾咖、電音咖、饒舌咖來說
你剛剛播放的古典樂再精彩、再正確
抓不到他的心就是抓不到~~~~~
再來…
雖然我的音響性差
但某些失真音色讓聽者覺得放鬆、覺得甜、覺得溫暖、覺得刺激、覺得振奮
那麼音樂性就相對提高許多
額外的調音這時候就如同「現場演奏 音樂家用其他手段挖掘你的內心悸動」一樣
為音樂性加點分數~~
恩........我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弱弱的先這樣好了- -
作者: purplesky911   2013-12-17 03:01:00
看完後 我好像發了一篇廢文- - 算了…來睡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07:23:00
我認為~在音響出世前~~應該只有所謂「音樂性」的概念~人們可能會在談論誰彈的比較有感情~~誰唱的比較有感情~但音響性的概念~應該是後來才有的~有沒有聲學的概念~我就無法推論了~所以我認同你說的~聽現場不會去管什麼音響性、音樂性~
作者: sevenfeet (引戰不成)   2014-12-17 08:59:00
事實差不多跟樓上講的剛好相反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09:12:00
哈哈~sevenfeet我想聽聽您的高見~
作者: sevenfeet (引戰不成)   2014-12-17 09:15:00
這又不是由我決定的? 哪來的高見?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09:26:00
只會否定別人~卻無法提出一些觀點~這不是蠻怪的?這感覺也失去討論的意義~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14-12-17 09:30:00
因為發表意見跟討論是兩回事吧
作者: sevenfeet (引戰不成)   2014-12-17 09:31:00
您的認知都是在自家搖椅上"想"出來的 背離事實太遠如同泛音你的想像跟"既定事實"不同 終究淪為雞同鴨講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09:36:00
你怎那麼確定,我想的泛音離「既定事實」不同?上一篇,我其實是從來就不想針對泛音去多做討論~你又怎那麼確定,我想的泛音離「既定事實」不同~而不是我沒表達好?
作者: ctjh901210 (約翰莫利孫)   2014-12-17 09:39:00
一般人都想要音響性跟音樂性同時具備 想要聽自己喜歡音樂 又想要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的細節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09:40:00
發表意見跟討論是二回事~但我只說失去討論的意義吧?我有說~發表意見跟討論是同一回事?
作者: sevenfeet (引戰不成)   2014-12-17 09:41:00
你連自然泛音跟人工泛音都搞不清楚欸大哥... Orz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09:42:00
就專門要來吵架~要怎麼吹毛求疵~也不是別人不會~喔~我是沒搞清楚自然泛音跟人工泛音~所以呢?我不懂泛音?我不懂泛音~就代表我說的~都離事實很遠?針對泛音你有辦法講到我沒法反駁你~我認了呀~這篇~你說我說的剛好離事實很遠~我看不出你的理由~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4-12-17 10:38:00
我還是堅持,完美的音響性等於完美的音樂性會討論音樂性代表你的音響性有很多瑕疵 需要遮瑕使用一個可以忍受的失真/音染 去遮蓋 不想要的瑕疵或者另人愉悅討論不同的音樂=音樂性不同 這根本是已經是錯誤的前提了我們討論播放系統的特性 不能牽扯到音樂本身的優劣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兩件事情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10:54:00
如果像古代~~琴者就在涼亭下彈奏~聽眾能感受音樂性嗎?
作者: max8201 (我是一隻沙沙羊)   2014-12-17 10:59:00
Yamatai大講的滿好的,你到底有沒有聽懂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11:01:00
我倒是覺得你沒聽懂我的問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我認為就是古代在形容音樂性的代表~
作者: sevenfeet (引戰不成)   2014-12-17 11:09:00
我倒覺得對牛彈琴才是音樂性的代表 (誤...
作者: quii11 (寒靜)   2014-12-17 11:11:00
對牛彈琴當然也是~~但指的是反相意思~
作者: purplesky911   2014-12-17 11:33:00
其實我不覺的完美的音響性=完美的音樂性……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4-12-17 11:33:00
亂入。大家早安
作者: purplesky911   2014-12-17 11:34:00
但不是完全不認同,程度上的認同~早安……出差台南ing
作者: greg7575 (顧家)   2014-12-17 11:37:00
講輸就 針,何必認真。吃午餐我在講我自己,沒有影射任何人喔
作者: mtskyoko (千草)   2014-12-17 18:58:00
木耳的我 只分得出來 喜歡跟不喜歡 /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