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reo Sound 195期有一個很精彩的企劃,就是「評論家訪問評論家」。
以A評論家的視角如何看B評論家的音響演繹?
B評論家的視角又如何看待C評論家的音響演繹?
透過各評論員的交互家訪,不同的美學觀和視角,激盪出不同的火花。
不得不佩服日本的職人精神和每個人的獨到的品味。
例如柳澤功力藉由不同的超高音、高音、中音到低音單體,搭配出自己心目中的聲音
小野寺弘滋同時設立的四台黑膠唱盤,卻都搭載相同的唱臂及唱頭,
其中三組唱頭更是接駁在三台Linn Linto唱放,僅有一組是使用Sentech唱放。
這樣神奇的設置,僅僅是為了感受那每個盤面的細微差異,實在讓人嘆為觀止。
和田博巳儘管有更餘裕的空間可使用,卻堅持小空間近場聆聽,
且看他的器材-尤其是用Dan D'Agostino驅動YG喇叭,這樣嚴肅且權威的組合,
不知情者一定以為他是聽古典音樂大家,不料剛好相反,他卻是聆聽爵士樂為主。
這些年閱讀Stereo Sound,我總會特別注意和田博巳的文章。
只要有看過這本雜誌的朋友一定對他很熟悉,
他就是「近場聆聽的樂趣」的專欄作者,
前幾年更是開闢了「1.5m的聆聽距離」的企劃,推廣中型體積以上的喇叭也能近場聆聽。
為什麼我會特別注意他呢?
第一,自從4年多前搬家,新的音響室擺設跟他頗為接近:長邊擺法、近場聆聽。
當然就照片上看來,我的空間還比他更有餘裕,
不管是喇叭離後牆的距離、或是聆聽者與喇叭的距離。
第二,他目前使用的YG喇叭,樣式也跟我有些接近:
中小型、兩截式、三音路三單體落地喇叭
(當然價格比我高檔很多 囧)
因此他的一些專欄文章對我來說參考價值是相對高的。
以往我在舊家的擺位是很標準的短邊擺法,
喇叭離後牆近3m,離聆聽距離2.5m,左右聲道距離僅1.5m。
這樣的擺位可以獲得深邃無比的音場和輕鬆感
但也偶有峰值干擾和一些無法克服的空間問題
搬新家後,新的空間因為動線問題而改為長邊擺法,
4坪半的空間扣除一小塊畸零地用唱片櫃隔開,大約是一個4坪的小空間
離後牆約1m不到,兩喇叭距離2m 距離聆聽位置約1.6m
起初還因為損失了深邃的音場不適應,
後來才漸漸習慣,並且發掘、領會其優點。
印象中和田博巳的YG揚聲器剛入駐時,曾短暫的改採短邊擺法過,
但後來又恢復目前的長邊擺法
其實類似像他這種極小空間用長邊擺法是有不少好處的:
1.音樂的親暱感:聆聽距離近,兩喇叭又大幅拉開,
可以容易取得更多細節、更開闊寬廣的音場及被音樂包圍的親暱感
2.節省功率:這樣的空間若搭配得宜及適當音量下,也許單端管機就足夠自在舒展
3.調整相對容易:小空間變數比大空間少,空間調整相對容易得多
當然極小空間由於很近距離的接觸揚聲器,因此各項器材的聲音質感就顯得非常重要
質感不夠的系統很容易不耐久聽
不可否認大空間、大系統仍然有其不可取代的魅力,
尤其是聲音的規模感、重量感、以及深沉的低頻,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擁有這樣的條件
像目前我心目中的巨型揚聲器之王MBL 101X-treme,
我在音響店20坪的聆聽空間都覺得還略有施展不開,天知道那需要多大的舒展空間
記得「1.5m聆聽的聆聽距離」中,
評論員皆紛紛表示:「雖然以這種聆聽距離不可能,但我確實聽到了深沉的極低頻」
因此要在這樣的小空間搞出夠質感、夠清晰、夠深沉的低頻也不是癡人說夢
但是就個人音響美學而言,
我並不會去刻意追求極低頻的量,低頻足夠、質感夠好即可
這些年摸索下來,
才發現,也更誠實面對, 純淨 秀麗 飄逸就是我要的聲底
我也特別在意全頻段的柔順感和華麗的活生感,
不求排水量大,但求一池堪用甘甜的湖水足矣
我承認以往多少會在意別人的看法,
在選擇器材以及在調整系統時,不敢太過偏頗,
直到這幾年累積了一些經驗和自信,
逐漸開始勇敢的面對自己想要的聲音,大步前進後,
從中也獲得了更多聆賞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