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很少公開談黑膠系統的調整,一方面自己資歷實在太淺,自認還沒有那個資格:另
一方面,黑膠系統的調整其實是很私人的事,任何一個人的經驗法則無法完全套用在另一
個人身上。真正要功力大進,我認為把基礎理論搞懂後,終究得靠自己本身對聲音的認知
、品味以及努力的調整才行,紙上談兵用處並不大。
10多年前還在當兵時,曾在一間二手書店領略到類比的溫潤美聲,而那只是從一部Linn
Basik透過英國Ruark揚聲器這樣的入門組合傳出,從這個時期,我開始陸續蒐集了一些
黑膠唱片(儘管還沒有唱盤可以撥放)。
但真正被類比系統的美聲給震撼,已經要到幾年後,我在不到一個月內連續拜訪了兩位黑
膠大老,在這兩大毒窟被狠狠重擊:原來,黑膠唱片不只有美聲,那種躍然紙上的生動,
把我的聆聽視野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於是,我中毒了,整整失魂落魄了好幾天...
。受到這麼大的衝擊,很快的,2010年7月,我正式建構了一組堪聽的黑膠系統,也順便
當作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黑膠系統建構之初,唱片一張接著一張買,每晚一張接著一張聽,一切是那麼美好,我也
很慶幸我很早就花時間去鑽研唱片版位,因此初哥時期並沒有花太多冤枉錢買到一些開價
過高的唱片。蜜月期這段時間,黑膠的一切都是好的,CD唱機枯坐冷板凳...,直到激情
過後,才逐漸去思考如何看待數位和類比在我的音響系統中共存的議題。
在前幾篇文中有提到,我其實對於source是抱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並不強求類比一定會強
壓過數位,抑或反之,因為變因實在太多,最後會發現,孰優孰劣還是得case by case,
不可能概括而論;我現在的態度是:欣賞類比及數位雙方各自的優點、包容雙方各自的缺
點,雙方都是我無法割捨的音樂重播載具,讓它們互補並和平相處。
如果只聽黑膠,那麼鋼琴家Brendel在90年代之後才羽化成仙、邁入一代大師等級的藝術
境界我就領略不到了。
如果只聽黑膠,那麼我最喜歡的鋼琴大師Richter,一堆新出土的錄音只好乾瞪眼-我手邊
超過300張Richter的CD,算一下有發行黑膠的所佔比例並不高。
如果只聽黑膠,有些唱片已是天價,根本沒機會親炙,但CD卻可能很便宜。
如果只聽CD,那我對於小提琴家Milstein的印象恐怕只有差勁。
如果只聽CD,我只能眼巴巴的盼望那類比時代一些被遺忘的錄音何時能出土? (例如
Gavrilov最早期和Lazarev及莫斯科愛樂合作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這可是
神級的絕品演奏)
如果只聽CD,有些唱片已經是天價,根本沒機會親炙,但黑膠卻可能很便宜。
但如果一定要問我兩者在我心中的分量,也許是加了情感面,我仍會偏向黑膠一點點,
以100%來算的話,大概是52:48這樣的比例吧!
可能是視覺上直接看到針尖在溝槽中讀取、抑或著迷於偌大美麗的唱片封套及老唱片的凸
字印刷,也可能在播放時會去想到調整的過程,汗水有加分...等種種感性成分,應該這
麼說吧:
我曾經聽過很棒的CD系統(很抱歉,數位流系統我接觸太少,尚未聽過很棒的),也曾經聽
過很棒的黑膠系統,可是,就只有黑膠系統在聆聽過程中的那種感動,會讓我不禁讚嘆:
「生命就是該盡情揮霍在這些美好的事物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