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從耳機系統玩到兩聲道系統,
從不相信電源對音響影響到現在覺得電真的是音響之母,
系統中所有用電的地方幾乎都處理過後, 最後來處理排插了,
在小弟系統上, 直插壁插(古河ncf)跟上排插差異很大,
後級或解碼直上壁插音響性最強, 但有點過衝了, 導致不耐聽
接上排插後, 聲音變柔順, 但細節跟量感會變弱, 整個音響性降低, 但卻耐聽
雖然耐聽, 但很明顯瓶頸在排插了
之後陸續聽過些排插, 佑昇自製排插, 對岸8300排插, 發燒友自製排插...
這些都是使用IG8300萬元內的排插, 差異性有, 但坦白說沒有到很大,
後來從對岸淘了零件跟排插盒,
目標做個萬元內6孔排插(畢竟昂貴的排插不是每個人都花得起的),
零件: 6孔全鋁排插盒, 古河FI-06 ncf, 4181us, 2顆IG8300, 搭配4N純銀內線
純銀內線最大問題就是導體量要足, 一開始導體量過多, 量感非常強,
音響性雖然回來了, 但卻一樣不耐聽, 有點過粗, 之後慢慢減少導體量,
取得適中後, 聲音平衡性回來了, 高音清脆, 分離度拉開, 低頻有力, 密度更高
兩端延伸很好, 聲音凝聚, 解析力高出許多, 細節跟泛音更加明顯
這改變巨大不僅超過上面的排插, 好像升級了機器一樣,
但...人聲缺乏了情感, 銀線的聲音少了銅的溫暖,
聽慣了銅的聲音, 真的回不去了,
只好再改內線做法, 加了單晶銅進去, 半銅半銀, 一樣取得適中導體量,
最後的完成品, 人聲情感回來了, 聲音更柔順, 音響性比純銀稍差一些, 跟上述差異不大
整體綜合了銀線跟銅線優點, run完之後再拿回跟原本排插比, 完全輾壓毫無懸念,
整體花費剛好在萬元以內, 論CP值絕對比高檔線材還要高
PS: 之前會覺得電影響不大, 是因為在公司電已經髒了, 加上水火相位相反,
公司的也沒辦法改, 所以不論怎麼嘗試, 雖有差異, 但很小, CP值非常低,
所以電的源頭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