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大哉問。
Audio從錄音、混音後製、壓片、訊源讀取、數位還有DAC、
前級電壓放大、後級功率放大、喇叭以至於中間接駁的線材,
每一個都有可能出錯───用"出錯"一詞其實也不完全正確。
從源頭看,你要聽到跟錄音師聽到的跟想要呈現的聲音,
在設備跟環境都很難一樣的狀況下,基本就是很困難的事情。
愛樂者希望還原聲音,錄音師要考量廣大聽眾的設備等級有高有低,
以及市場目前的聲音偏好,這個bias真的很難。
事實上錄音師的Mixer、EQ、Boost跟Compressor如何下,
絕對比任何器材的影響還大。
那麼玩音響的人能做什麼?
其實是應該把問題好好分類,
用80%理性+20%感性地檢視自家系統上的東西是合不合理&好不好聽。
回到音樂重播過程中的種種失真,或許可以這樣分類:
1)跟音樂無關的失真:Noise、Rattle&buzz、Intermodulation
2)跟音樂有關但好聽的失真 :偶次諧波失真
3)跟音樂有關但不好聽的失真:奇次諧波失真
原則上1跟3要避免,2不能沒有,沒有會很難聽,但也不能太多。
事實上現代超低失真(THD大於100dBA)的DAC/Codec的真正問題在也不在於失真,
低失真其實同時也失去了好聽的失真,因而聽起來偏硬偏冷。
那麼為什麼有些失真是「好聽的」?
因為錄音師在調音時的器材本來就是有這些「好聽的」失真,
當使用者用超低失真、超乾淨的超先進數位器材重播,
拿掉這些好聽的失真,
當然就跟錄音師設想的重播環境不一樣,當然就不好聽了。
音樂音響不會是純理性,也不會是純感性,
而是一種一直跟著軟硬體技術、市場需求與喜好變動的品味。
──如果音樂載體的頻寬有點不足,那麼硬體就會傾向高頻做多一點,取得平衡。
──如果使用者會在相對吵雜的環境聽音樂,那錄音的Compressor要下重一點,
Dynamic range弄低一點,讓小聲的段落不被背景噪音吃掉。
音響之所以會很容易成為一種莫衷一是的、介於可說與不可說之間的信仰,
想到中間有太多複雜細節,只能說是日常(會發生)的FAQ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