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硬體層面可以好聲的部分去哪了?
: 這才是我所好奇且留言的意思
: 小弟兩年前打了點工買了第一對自己的喇叭
: 再慢慢換了訊源跟擴大機
: 剛開始想認識音響,爬了一堆文,還是一頭霧水
: 硬著頭皮找了間適合的音響店買了喇叭後
: 又發現還有搭配跟調整
: 搭配還好理解,調整真的是找了很久都沒頭緒
: 目前聽過關於調整的,有什麼轉螺絲,線材擺放等
: 還是很不明白......
聲音是個很有趣的東西,人耳聽得到的頻率範圍大概是 20Hz - 20,000Hz (20kHz)
也不是所有頻率"聽起來“都一樣,音高跟頻率的關係是比較明顯的,一樣的 "電子
音量" 在不同頻率的 "聽感音量" 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什麼刮黑板特別討人厭,那個
聲音接近人耳最敏感的頻率。常說的 "分貝 (dB)" 是聽感音量其實也不完全正確,
電子音量從 80dB -> 85dB, 和 85dB -> 90dB 的"聽感差異"其實是不一樣的。
話題拉回來比較能"調整"的東西
室溫的音速抓個 340m/s 好了 (跟溫度濕度大氣壓力都有關係)
20Hz 的波長是 340/20 = 17m
20kHz 的波長是 340/20000 = 1.7cm
所以低頻的時候,整個空間的大小和相對位置都會影響聲音。要整治低頻,要往
大尺度的變化去找。從長邊擺法換短邊擺法,沙發從靠牆變成房間中間,喇叭離
後牆側牆的距離要用米為單位來改變。
要有低頻就要推動大量的空氣,空氣體積來自於單體的面積和衝程。一樣的衝程,
五寸單體的面積只有八寸單體的四成。低音不夠,就五寸換八寸,八寸換十二寸。
一個不夠上兩個。認真的,兩個小的擺到兩側牆會遠比一個大的偏邊好很多。這
又回到低音和空間的交互作用。
低音負責撐起整個氣勢、包覆感、帶動基礎節奏,又不能轟轟作響。
大尺度的東西搞定了,微調一下喇叭和座位的位置,看你是要正三角還是三等分
,或是什麼特別的黃金比例。toe-in/toe-out、喇叭的高度,這些會影響高頻的
音色和音場的定位。聽電子樂比較容易抓到這部分,古典樂器就往銅管的大音量
飆高音 solo 段找。
調整得差不多,我會找段新聞來聽一下,女主播就該像女主播,男主播就該像男
主播。之後找個 Rock band 聽聽,人聲的高音和吉他比一下,人聲的喉音和小
鼓比一下,大鼓和貝斯比一下。吉他高音跟鈸比一下。整團有動感和起伏,各自
能表現也能伴奏,基本過關。
再之後我才聽交響,聽得到中提琴聲部那中頻到高頻應該就沒啥大問題了。齊奏
不會亂,那擴大機和喇叭基本過關。低音大提琴爬爬音階的樂段,可以檢查重低
音和主喇吧銜接是否正常。這是一個 Rock band 其實不太會遇到的音域。
節奏和音色到位,低音有包圍感又不轟,接下來才是講定位。
定位就...換喇吧...XD
給些思路希望能對你有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