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音樂才是目的,器材只是手段

作者: gungrandpa (槍爺)   2018-05-22 13:16:32
本版的進版畫面寫著: 音樂才是目的,器材只是手段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態度
但是對我來說,我喜歡聽音樂,我也喜歡聽音響
音響帶給我的樂趣不只是更好聽的音樂
自己架構自己的系統,自己調出自己喜歡的聲音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就像是有的人喜歡開車,同時也喜歡改車
所以音樂與器材都是我的目的
不知道版上的各位對於器材的看法如何呢?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18-05-22 13:20:00
器材才是目的,音樂只是工具
作者: GLUESTICK (口紅膠)   2018-05-22 13:29:00
錢花掉才是錢
作者: accoduies (Accoduies)   2018-05-22 13:46:00
音響只是手段 花錢才是目的
作者: terry0720 (髒髒)   2018-05-22 14:18:00
有人喜歡玩器材的過程變化 有人純粹愛聽音樂 對於目的每個人都有堅持 別人說在多都是沒用 所以沒有絕對
作者: ducamao (Macha)   2018-05-22 14:58:00
想花錢才是目的 器材只是藉口(x
作者: littleconan   2018-05-22 15:42:00
最終目的都是止癢,手癢和耳朵癢
作者: ru040708 (凌老師(萌軒之愛))   2018-05-22 15:54:00
音樂和音響都沒辦法長期讓人爽 但買東西可以所以當你想要一直爽 你就會得換換病
作者: kaienchou (IanChang)   2018-05-22 16:03:00
花錢才是目的+1 XD
作者: awuwa (awuwa)   2018-05-22 16:38:00
星際大戰在家用電視看,跟在電影院看享受聲光效果,內容都一樣,但感受不同罷了!
作者: instill8   2018-05-22 17:07:00
軟體有500張以上的喊有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8-05-22 17:11:00
樓上是說真金白銀買了500張 還是免費下載拷貝500張?這意義可是完全不一樣。要論下載的,我大學就幾千張了那時候是 MP3 P2P 的黃金時代
作者: instill8   2018-05-22 17:46:00
真實CD唱片。以前也會聽下載的。
作者: ada741116 (4587gd)   2018-05-22 18:41:00
花錢帶來的爽感大於買到的聽感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8-05-22 18:42:00
我買酷狗音樂,然後下載無損,買不到無損的就去morahdtrack我覺得訊源檔案大於一切,音樂就是訊源啊,音樂也是器材,被盜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8-05-22 18:58:00
現在串流交點錢就幾千張了 比CD數量幹嘛阿?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8-05-22 19:03:00
度,比cd已經過時惹,數位下載的時代
作者: instill8   2018-05-22 20:36:00
請問你們古典樂也下載的嗎?
作者: comipa (綾崎若菜家御用)   2018-05-22 20:48:00
mora買hi-res下載
作者: awuwa (awuwa)   2018-05-22 21:08:00
既然音樂才是目的,何必在意實體或下載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8-05-22 21:35:00
願意買cd的就買 不買也可以付費訂tidal之類的高音質古典樂的話 我個人比較喜歡Alpha Play
作者: eddy13 (eddy)   2018-05-22 21:50:00
音樂是器材的performance measure
作者: stlo (長笛是飄逸型的樂器)   2018-05-22 23:47:00
最近古典樂一堆磚頭動不動就五十張三十張 說真的五百張不難數位版的話 想聽某首曲子很容易 但想聽某個樂團或指揮或演出者版本的 就不見得
作者: richter (......)   2018-05-23 08:22:00
是的 聽古典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版本學基本上聽的夠深入的古典樂迷 幾乎不可能沒有實體唱片收藏線上串流通常是拿來「試聽」再決定要不要購入實體唱片通常可以透過觀察實體收藏看出一位樂迷的喜好、品味以及聆聽深度像我有朋友唱片數千張 99%都是SACD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18-05-23 08:44:00
串流有很多東西沒有 比較齊的spotify音質比較差古典音樂很難下載完整,因為很多音樂家不同年代不同演出下載的很容易沒解釋清楚
作者: YCL13 (靜默)   2018-05-23 10:21:00
同意樓上大位大大所言,雖然有聽說古典樂友轉數位流了,但我熟識的都只是稍微玩玩而已,所以不清楚之後版本學會怎麼發展?因為同次演出,不同版位就有差,那該以哪個來數位化化呢?這在CD和SACD時代都沒有解決,覺得現在也不太可能吧
作者: justagame (各種加班)   2018-05-23 13:33:00
對我來說 CD轉成檔案之後價值就只剩下booklet了買實體只是因為不得已需要那個版本的音樂而已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檸檬的酸民)   2018-05-23 13:57:00
花錢只是手段 大大嘴臉才是目的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8-05-23 15:23:00
好在我不太聽古典...大編制都聽電影配樂居多
作者: accoduies (Accoduies)   2018-05-23 15:25:00
好在我都聽動漫歌 不用被人秤斤秤兩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8-05-23 15:30:00
原來買CD是大大嘴臉 (驚愕不已)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8-05-23 15:34:00
我幾乎不買古典樂CD~XD跟古典樂比起來,我還比較喜歡音樂劇~
作者: a5980810 (bandog)   2018-05-23 16:18:00
認同買cd有時是不得已的,因為沒有數位版,只好買實體來轉成檔案就跟某樓說要聽某指揮家版本的音樂,但沒數位檔,只好買cd一樣
作者: RYOTSUKI   2018-05-23 16:20:00
原來聽音樂還要被秤斤秤兩 豪可怕哦
作者: eastria (會當凌絕頂)   2018-05-25 08:45:00
器材只是手段,花錢才是目的(對有些人來說)
作者: nbk1943 (professor YA)   2018-05-26 02:48:00
沒人用tidal?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8-05-30 23:15:00
我用tidal,不過聲音沒有從硬碟出來好...原因不明
作者: richter (......)   2018-06-06 13:48:00
挖~分享也要被強加對人秤斤論兩的帽子 難怪這版幾乎只剩交易文 沒人要分享了(嚇到吃手手)
作者: ptrex (咖哩燉大學布連系)   2018-06-15 10:36:00
聽不出器材間差異是就是開始純聽音樂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