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yner (台大攝影社20聯展)》之銘言:
: 後來Sony藍光機搭配電供後可以脫胎換骨這件事,
: 已經被新天新地的一群玩家玩到一個極致了。
: 受到高品質交換式電供的啟發,
: 就想要有一天也來幫DAC3換個電供看看。
[恕刪]
我個人是這樣猜:
數位輸出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最完美的方波,所以slew rate(或說暫
態)追求無限大、再回過來追求雜訊極小化 應該是唯一解。這是非
常純粹科學性能的要求,音響廠商在此塊領域極可能永遠追不上科
學性能的進步,所以任何藍光轉盤的進步、CAT的進步......都可能
會遠勝過音響廠商的產品。
但是類比輸出就是另一種故事了。如同 Dayner的發現,DAC廠商的
電供常常給得太小氣,自行改電供就可以得到巨幅提升是很正常的
一件事。但是提升到一定程度,我個人是發現真的有些 KNOW HOW
是科學性能難以解釋的、甚至很可能是國家級機密而非普遍科學知
識。
以我現在使用的 Audiomat dac來說,從最便宜(也蠻貴的,18萬
的樣子?)到最貴的 maestro 3 reference(45萬),dac晶片
與主機板簡直完全一樣!都是性能普通的 ak4495....而價位差距
那麼大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供電。把 maestro 3 reference 的變壓
器型號 GOOGLE結果真的會嚇死,簡直像軍事機密一樣,真不知道
是從那裡生出來的......?
所以就算整套只要『三萬元』的便宜系統,數位播放一定就是越先
進的電供狂勝任何音響產品,而且可以完整沿用到三十萬的系統、
兩百萬的系統....通通適用毫無問題。例如我個人堅持超大瓦數的
交換式電源,音響系統越昂貴,越彰顯超大瓦數交換式電源是正確
的聲音無誤。
但是 DAC就不一定了!當我整套音響在三十萬元左右以下時,先進
的超大瓦數交換式電源與最先進的 DAC晶片是走向正確的聲音無誤
。然而隨著音響系統的等級往上提升,DAC 的科學天限就浮顯出來
,DAC 晶片的性能不再決定一切,最先進的交換式電源也開始失效
...........
最後只好乖乖投降,花錢找音響廠製商品。找到maestro 3 reference
後,拆開來研究,才發現有些東西真的不是單純追求科學性能可以
理解的了。
因此建議發燒友:數位播放可以無限制追求最先進的科技,DAC 則
比較接近傳統音響產品,在某個界線之上就得投靠音響廠商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