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Lelio X-1 電源線

作者: bigheadpro (極凶麒麟)   2018-12-23 23:14:39
=============================================
2018/12/30 補註
越聽越喜歡的一條線材...摘錄一下至今的心得。
原則上之前總結的都沒變化,這條電源線依舊最適合各種轉盤
如果這台轉盤的好聽是藉由強大的性能,而非材料的調音的話,這條線材會更適合
如果轉盤可以榨出很多細節,那這條電源線就可以讓這些細節錯落有致的輸出
而不會有一堆細節擺在那邊,後端卻吃不下,最後產生強烈的混亂或躁感。
重量感還是這條線的很大問題,不過可以藉由後半段線材的調整來處理,
以我來說不至於不夠。
用這條線聽藤田惠美的香港演唱會紀念CD,實在過癮....
建議這條線可以用在純粹的轉盤上,連DA功能都不要有,
那種純粹的聲音,會讓人不想關機的!
==================================================
前兩天收到這條線材前,大概有做了一點功課。
先說一下,之前朋友來這邊的時候,大概給了一點建議,
簡單說,就是整個系統太過強調主體,大編制就糗了,後面的東西會出不來。
因為我長年都聽人聲為主,調音的方向就會很偏"實在"跟"肉感"
也就真的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依據小弟調整的印象來說,要把東西榨出來,無非就是訊源端用非單蕊電源線
可以的話,最好速度快一點。
最近嘗試用鍍金公母頭搭上一些蕊數不多,且不會很粗的多蕊線,
初步有點效果,但若要達到遠處細節可以接受的標準,仍失之濃厚就是了。
正好看到X-1,研究了一下結構跟評測,就買了。
這邊先說一下結論:
1. 低頻量感偏少,肉感有所減低,放錯地方,重量感會大幅喪失
本身缺低頻或重量感的系統,請務必小心。
2. 縱深拉出,細節更多更清楚,密度沒有掉,非常適合轉盤
3. 在音染上,乾淨跟透明已經不足以形容了,
我覺得用漂白來形容,會更貼切~一不小心會讓歌手沒領錢就上台唱歌...
老實說我沒聽過這招~XD
東西變多,深度變好,完整度提升,可是肉感跟情感下降....
參考曲目:
A-Lin / 聲吶SONAR世界巡迴演唱會 (母帶版本)
Decca KARL MUNCHINGER - HAENDEL water music (417 743-2)
Decca Grieg*, Schumann*, Radu Lupu,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André Previn V
Piano Concertos (417 728-2)
(上面是從網站上copy的...)
會選用A-lin這張,是因為他非常考驗低頻的量感與解析是否平衡,
低頻少過頭,A-Lin的厚重嗓音在轉折的重量感會完全消失
低頻太多,人會躲在一堆樂器後面,讓你連聽都聽步道
最重要的是,我非常喜歡這個版本的"我心已打烊"、"嗚哇嗚"
感情跟肉感萬一少掉太多,都會讓我願意繼續使用原來的配置
X-1上在數位流系統的時候,重量感跟低頻渲染,真是淒慘....
完全沒有肉感跟情感可言...不過都花錢買了,還是要想想看怎麼辦比較好
所以我轉而將這X-1餵CDT看看,
沒想到搭配上原來的系統,兩張Decca的表現非常不錯,
本來只有人聲喉韻可以很清楚的重量感,連帶可以在樂器上也表現得更清楚
銅管的飽足跟弦樂的緊繃感就不談了,
後端遠遠而來的鼓聲,清晰而形體完整
且因為銀線的特質,透明而乾淨,
讓我系統上的聲音在不喪失太多情感的情況下,表現得更加完整,真是始料未及。
此時,我持續使用X-1餵養CDT,不過轉回去數位流聽A-lin
沒想到在同一顆排插上的X-1,也對數位流系統做出微調,
雖說低頻量感與重量感仍然有減低的狀況
不過卻比之前更平衡一些,A-Lin喉音的厚重感,奇異的保留下來
只有低頻量感跟渲染有所下降,讓下盤的細節更加清楚,
不過,那種高音要上去前的丹田用力一撐帶來的轉折感,還是有減低就是了~
還有一個特色是,跟一般銀線不同的是,他的高音並不刮耳
反而處理得非常圓潤,連續度提升不少,在轉盤的表現上,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唯一要注意的是,後端請記得上點純銀鍍金的線材,來多點東西讓他吃....
很久沒寫心得文了...一樣歡迎大家討論,但我不確定能回答多少就是了~XD
作者: Daedolon (Daedolon)   2018-12-24 00:02:00
你寫的蠻準的XD
作者: sonchen   2018-12-24 08:11:00
請問這條放排插合適嗎?
作者: Dayner (台大攝影社20聯展)   2018-12-24 18:54:00
推心得 實在太強大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