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聽日誌] 挑選喇叭線

作者: Dayner (台大攝影社20聯展)   2019-09-22 11:34:24
[試聽日誌] 挑選喇叭線
趁著休假出國空檔,分享之前選喇叭線的心得。
先說在前面,我之前發過一些文章,事實上引起了一些爭議,很多前輩也不太認同。
我分享的東西其實冷門,不是主流。絕對不會每個人都覺得好。
包括我以前談的Sony藍光,47 LOS,Daitron,NESIG等等。
以上這些,如果曾經驗證過我的分享,也真的很喜歡的話,
那你跟我的聽感可能比較相似,
再繼續看我的分享,再跟著去實驗或購買,比較不會失望或覺得白花錢。
畢竟音響是看人喜好,而這些東西很旁門走道,不是當今主流。
…………
我用4歐姆喇叭測試。擴大機到喇叭2公尺內。
根據這個表個建議,可以用22 AWG喇叭線。
https://cambridgeaudio.com/usa/en/blog/speaker-cables
於是我做了22 AWG喇叭線,接上喇叭。不僅低音出不來,高音也上不去。
~~看來這個表,只能參考~~不能直接套用。
於是慢慢加粗,20 AWG,高音好一點了,中低音還是出不來,17-18 AWG,還是差強人意
,16 AWG,好一些了,過去家訪水準前前段班了…直到14 AWG以上,終於滿意了!
好的!所以,你需要什麼樣的喇叭線,其實只有你知道。這些網頁的參考值,只是建議。
只有系統的主人會知道要用什麼線材,其他人都只能給予[建議],而不是[答案]。
你可以先去電子材料行,買一些便宜的工業用銅線,自己剪一剪,裸線接上去聽聽看。先
用細線,不夠再慢慢加,看要用多少的導體,可以把自己的喇叭驅動好。試到自己滿意,
再用這個為標準,去買OCC銅,甚至OCC銀。
................
以上講的AWG是,總的截面,是各極多股導體的[和]。
以下講的,是單一股導體的AWG。
................
要買什麼規格?其實只有你知道的。
如果都沒嘗試過的人。我建議從20 AWG開始試,然後往上或往下調整。
用16-18 AWG的線,會有比較強烈的中低頻的直接感,但是缺乏高頻的質量與泛音的呈現

用22 AWG以上的線蕊,會開始有比較豐富的高頻質量與能量。加了更多24-28 AWG以上線
蕊,會有更豐富的泛音表現,音符轉折也會更委婉綿密並具有連續性。
披覆的部分,我個人是覺得不需要太多披覆。其實我自己系統的大部分線材都沒有披覆。
就算要加,最多一層金屬隔離網,不要多層然後層層緊密包覆在導體上面。
絕緣的部分,我最終版本的線材會用teflon絕緣。我自己不使用多蕊纏繞的線材,依我自
己的聽感,很細的線可能可以纏繞,但是儘量不要纏繞粗線。截面超過24 AWG的線,我會
避免纏繞。另外少蕊線可能可以纏繞,但是多蕊線,我會避免纏繞。多蕊線,我會採用獨
立teflon絕緣,避免很多導體面互相接觸。
導體部分,我自己偏好純銅,或純銀,我自己比較不習慣鍍銀,或合金的線材的聲音。
萬隆的OCC銅和OCC銀導體,品質相當的好。是我自己偏好的導體。
最後接頭部分。我自己的經驗,萬隆的導體非常好,接頭在水準之上,但是沒像導體那般
優秀。
萬隆OCC銅導體,之前可能可以考慮同家出品的一個OFC鍍銀端子,不過之前問小李,目前
已經停產了。所以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我暫時不曉得適合匹配的端子。
萬隆OCC銀導體,廠線香蕉插版本只有一種搭配,是萬隆的鍍銠緊迫式端子。這個端子,
雖然品質也是在水準之上,但是如果用到OCC銀導體,我建議要採用WBT純銀端子。
比較原本萬隆鍍銠端子和WBT銀端子,整體的三頻分布很類似,但是萬隆端子有種金屬般
的光澤感和潤飾感。換成WBT,中低頻的素質只有微微上升,主要的進步是在高頻。WBT高
頻更清亮,頻寬延伸更大,音符的呈現更為細緻且敏捷,泛音的表達又硬是比萬隆端子多
了一截。如果你的喇叭很好,然後是biwire,我建議不要只WBT放高頻,萬隆端子放低頻
,雖然WBT的進步面主要在高音,但是如果不全換,整體聽起來,這樣會產生一種奇異的
聲音的分離和不協調感。
因此即使是biwire喇叭,如果使用到OCC銀素質的導體,
建議把原來萬隆端子都換成WBT銀端子。
這邊可以注意一件事情,
萬隆的1001和1002只提供廠線,不提供切售線。
廠線的香蕉插,原廠出廠時,會灌入熱熔膠,
換端子以後原本端子就報廢的,我個人建議購買的時候,選Y插。
之後換WBT,原本的頭才不會報廢。
如果不難驅動的喇叭,22 AWG兩股,20 AWG兩股是一種中規中矩的配方。
26-28AWG 4-6股,20 AWG兩股,再加個18 AWG一股,頻寬會明顯拉開,出現璀璨亮麗的
高頻,和穩重凝聚的低頻。
最後,這麼多股線,要怎麼進入端子?
如果單單把線蕊末端繳合,加上WBT端子,容易散開,而且施工不穩定。
我嘗試過把線蕊集中,然後上goot含銀焊錫,聲音不是那麼好。
最好聽的方法,是小李教的。把這些導體整齊聚合,拿一小股22 AWG OCC銀線,從外面整
齊而緊密的纏繞一層,讓線蕊整齊不鬆散,這樣的聲音,比只接纏繞,或上焊錫,都要來
得好。
在這邊,野人獻曝自己找喇叭線的過程。這是我自己淺薄的經驗,或許主觀成分也很強,
僅供大家參考。
謝謝版友們閱讀。
作者: Qwers (想妳時 妳在天邊)   2019-09-22 11:40:00
推推 感謝用心且詳細的分享
作者: kenApp (這不真實呀)   2019-09-22 12:10:00
推經驗分享
作者: KopiLuwak (悠久風)   2019-09-22 12:41:00
推萬隆喇叭線跟電源線
作者: Arie (god bless me)   2019-09-22 12:43:00
感謝分享
作者: no1smalleyes (久未放晴的天氣 )   2019-09-22 13:04:00
感謝分享 非主流也是聽音響啊!有心得可以參考 讚!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19-09-22 13:35:00
感謝分享…但是喇叭線一開始建議截面積要多一點…
作者: GLUESTICK (口紅膠)   2019-09-22 13:44:00
推 現在也是好幾條捆一起用
作者: KopiLuwak (悠久風)   2019-09-22 15:00:00
訊號線有考慮直上1001,不知能不能試聽
作者: chu90016 (府城浪子)   2019-09-22 17:15:00
推推,萬隆系列文給了我很多幫助!好奇問,電源公母頭有什麼推薦選擇?!
作者: Had965408 (是兔子)   2019-09-22 17:44:00
樓上要不要給個想要的預算&走向~?推萬隆王~
作者: chu90016 (府城浪子)   2019-09-22 18:38:00
預算實售3k內(單顆)盡量不要鍍銠,系統上已經有其他銠頭了
作者: Had965408 (是兔子)   2019-09-22 19:04:00
我自己覺得Oyaide armored 004蠻全面的~ 或是FI-28(g),或捏一下上FI-46,fi-48(推剩下交給D大補充!><
作者: joshuachina (Joshua)   2019-09-22 21:10:00
感謝經驗分享
作者: EntHeEnd (ㄆㄆ)   2019-09-22 22:26:00
推分享
作者: xoxoxoxoxo (xo)   2019-09-22 23:04:00
謝謝d大分享~
作者: cazier (oceanbreeze)   2019-09-23 08:44:00
喇叭線也是小李萬隆手製 感謝D大分享
作者: Qwers (想妳時 妳在天邊)   2019-09-23 09:42:00
再推D大與小李哥好手藝
作者: chu90016 (府城浪子)   2019-09-23 10:44:00
感謝HAD大和D大回覆看來004就是下一步,到時比比跟無鍍版差那
作者: Dayner (台大攝影社20聯展)   2019-09-23 11:55:00
期待你的心得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