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inyurl.com/ydgey2tl
前兩天爬到這一篇 PS audio 寫的回憶 Spica 這個品牌的喇叭的文章
Spica 售價不貴,一萬多就有了,聲音很自然,中頻非常好聽
但是承受功率不高。當年八零年代 stereophile 捧上天了。
當年的很多喇叭的設計都是預設你不會拿來玩大動態
所以做到聲音很輕鬆。尤其是高音單體,很多設計讓他唱很低,雖然大音量危險
但是中頻會更乾淨,頻段更順暢。
使用的單體也都不貴,屬於聲音輕鬆順暢,但是大動態會失真的類型。
那時候的喇叭也比較注重聲音,而不注重外觀漂亮,像是 Spica 就醜得要命
香港人甚至叫他垃圾鏟。
這類的喇叭在90年代掛掉一大堆,讀了這篇文章我終於了解為什麼了。
因為當年就是家庭劇院開始橫掃市場的年代,所有不適合拿來看電影的喇叭
全部都賣不出去。一萬多的喇叭,而且還是小廠在生產的,就是走
薄利多銷的型態。銷量一掉下來很容易就掛了。
看電影很容易會有比音樂動態大很多的音效,所以當時的設計全部都朝著
承受功率提高,大動態較低失真的方向在走。然後大陸進場吃下很多廠牌的名號
使用大量的資金走大量生產壓成本的路線。因為劇院少說通常一次都賣四五支喇叭
量就會變很大。
這種消費型態的轉變,也延續到今天。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純音樂用的喇叭,走質感
走輕鬆細節多的這類,很少有低價的。因為銷量掉下來,售價只能拉高,不然很難賺到
錢。
而喇叭市場的轉變會連帶的影響音樂製作的觀念。預設你就是用劇院型的喇叭在撥
所以音樂的音效感也會很強。以前民謠型的音樂很紅,現在就變小眾了。現在的音樂
很多電子低頻根本大港到很氾濫......
以前的音響雜誌推崇低頻的錄音現在的人聽起來,會說: 量感才這樣也叫低頻好?
孰不知當時混音就不走氾濫的低音,而是重視低音的質感跟紋理。這就是音響的美學
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