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去挖了一下我老爹的深層記憶,剛好他年輕時有經歷過早期林憶蓮在錄音室錄音的時
候,有其中一首也是他去錄的,當年據他說法是SSL的控台加上U87去做的,那我好像還在
地上爬
---
從錄音的角度一路到後端器材的路線來討論看看,當年數位類比的戰爭算是開始打響了,
但是早期技術不成熟的狀況,都會有解析度不夠的問題,這是普遍的硬傷,也就很吃錄音
師本身的技術底子,畢竟機體的強度取決於駕駛員,新世代的錄音環境都走向數位,現在
技術日新月異,解析度都非常足夠了,換言之就是以前硬體器材技術不成熟所導致的缺陷
不見了,才會有老音響迷比較喜歡老一代錄音的原因,因為反而變乾淨就覺得怪怪的了
說到現代,當母帶完成後壓片成CD,不作任何其他載體處理的話,是最無限接近母帶的東
西,這時候有個新玩意兒出現了,線上串流音樂,我想這個平台大戰開打也很久了,台灣
很多音樂都是直接扔上去,那受到網站平台解碼,網路速度,平台伺服器等因素,其實多
少都會變質,所以就很多外國錄音室錄音師作法,還會再作一個版本給網路串流平台,
舉例就是Tidal的Master音質(MQA啥的暫時先不討論),才會讓網路版本和CD無限接近
這就很像是當年載體是黑膠時,由於硬體物理因素會導致4k5k以上掉下去,在錄音時的監
聽和手法都會特別配合一樣,抑或是甚至在作OB衛星轉播時,就我老爸多年現場經驗,也
是要分兩個步驟,一邊給現場場控用,再另外一邊特別給衛星轉播OB用,也是同樣因為物
理性質導致要特別處理
其實載體變來變去,處理手法不同,但是目標都一樣
---
再說回來硬體和錄音問題,這個就我的經驗,同樣撥放系統我也比較過同一張專輯在各平
台和CD上的差距,CD基本上都不太會出問題,串流平台Spotify和Tidal,目前試下來結果
還是CD>=T>S,那器材的問題就是本身鑑別度的問題,器材本身有時候會把某些特色
放大或縮小,如果是好的方向就很搭,如果是不好的就你懂得下場,這部分真的
也要多去試試看,可以等警戒過去之後到音響店拿同樣音樂去比對看看,
這樣就可以更快速的了解多種器材的差異和自己想要的方向,
大概是這樣,有什麼沒提到的再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