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Nad M10一周
在經過每天調整擺位跟Dirac live修正後
終於找到了一個甜蜜的位置
跟之前用谷津的產品比較
不管在低頻控制、音場深度以及廣度都有提昇
重點是BluOS真的太好用了
完全整合了我家電腦、電視系統
只要用手機就可以操控所有設備輸出
上面的Tidal介面也超好用,簡潔明瞭
不過目前對聲音的走向還是有點不滿足
Nad M10搭配Linn Majik 109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D類放大的關係
整體來說有點太過解析
導致目前齒音以及氣音有點太重
人聲水份不夠,有點乾乾的
不若之前谷津的Q18把高音推得這麼圓滑
雖然已經用Dirac live降低6kHz附近的曲線
但畢竟是數位的Filter,聽起來齒音是變少
但整體也暗了一點,不像之前Q18是又亮又飽滿
還有一個是音量問題
之前谷津Q18標榜65W,M10標榜100W
但實際用起來Q18的50%大概等於M10的70%
不知道是不是一個是AB類放大一個是D類的關係
總之,目前看起來似乎加一個後級可以改善
不過看國內外相關討論不多
也怕Nad M10的前級輸出像lyngdof一樣
有很大的底噪跟音質減損
不知板上有沒有也有幫M10加後級的同好
目前鎖定的也都是D類放大的後級
如Nuprime的ST-10或Teac 505 AP
後者的放大模組也是用Hypex N-core
還是我應該換一個思路,去找A類或AB類的
但就不知道D類 搭配非D類的會不會很怪
我的預算大概是4到5萬
還望有用過M10的大大提供一些意見,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