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ks91891 (豪豪豪豪豪豪)》之銘言:
: 大三那年買了MX5021用到現在,前年還花錢請人除膠整修、增加藍芽功能
: 訊源PC,原本接法是PC >USB> 電光火石噴火MKII >RC> 電光火石Cute Beyond >6.5mm轉3.5mm> MX5021
: 兩周前噴火MKII好像掛了,有聲音、USB裝置有抓到,但是POWER燈不亮,而且明顯感覺低音少了很多,興起了該升級了想法
: 在板上做了一段時間功課,這門學問深似海,只好上來請教一些疑惑
: 1. MX5021其實一直有一個電流聲,沒有聲音輸出的時候很明顯,希望新叭可以避開這個問題,這是大家說的底躁問題嗎?
: 2. 起初想法是修理噴火MKII,沒想到已經找不到了...,查了一陣子目前一體DAC中iFi的ZEN One Signature不知道能否符合需求
: 3. 爬了一陣子文常看到的幾個選手有IMM、A2+、S800之類的,再配R-100SW,對我來說實在無法分析差異在哪,請版上大神協助
: 目前桌面環境如圖
:
: 桌深90cm 訂製大餐桌,兩個32"螢幕
: 使用類型為 Youtube 70%、 Spotify 10%、遊戲10%、Netflix 10%
: 人在彰化員林、從沒聽過其他音響,所以大概率盲狙下去又戰個10年
: 使用習慣上若能符合以下幾點更好(非絕對必要)
: a. 有一個前端控制器,至少要可以關機,因為那個電流聲的關係我現在睡覺都是全關
: b. 不知道若用桌面架撐高音箱,讓雙螢幕可以併攏,對聽感有沒有負面影響?
: c. 預算上彈性1萬~3萬都可,all in喇叭或是分配DAC或是線材都可。
: 請版友、先進們推薦,若有需要補充也請不吝指導,感謝萬分
感謝版友們的回應,結果換喇叭前電腦先掛了,搞了一個禮拜交叉測,換了DRAM才開機成功,但偶爾還是會當,題外話了
後來沒能挪出時間去試聽,直接盲狙了IMM回家試試看,分享一下心得與前後差異
兩台都是3.5mm直接電腦I/O端。
IMM真的超小,聽感我就不另述了,因為我接觸的太少,只能跟大家說說與MX5021的明顯差異
1. 低音變得很少,從2.1換2.0似乎是必然的,IMM又是小體積的喇叭,前後比較下,低音差距很大。
2. 高音真的太神了...,或是反過來說MX5021真的太不清楚了,我用Spotify去聽程響的四季予你,人的歌聲變得非常清楚,而且聽到了以前從沒注意到的聲音,原來在1:00處,後面竟然有一個高音的合聲,以前完全沒有發現,反覆更換兩套喇叭確認,MX5021是真的完全聽不到那一段,想問看看版友們用哪套音響,也能明顯感受到這一段。
3. 可能由於單體太小,IMM的聽感,只要你不坐在皇帝位(或稱作甜蜜點?),聽起來就會差異很大,例如遠近感不見、高音少掉很多等等感覺,有點難以描述,我以前沒有遇過說只要一離開正面就可以落差這麼大的情況。
4. MX5021聽流行樂時候,背景的樂器聲比起IMM糊很多,直到我真的比較起來,才有辦法體會版上說"糊",的具體差異,IMM聽起來絲滑順暢,感覺表達起,就是5021像是在走階梯,IMM像是坐溜滑梯一般。
5. 做了一下功課底部似乎是用UNC 3/8”-16螺紋,可以去找麥克風支架來做為桌面架。
6. 底噪問題,就是沒有播放的時候就會存在一種電流聲的感覺,如果你從5021換到IMM就完全不用擔心,IMM大約在耳朵直接接近至音箱30cm才有所感覺,MX5021的電流聲至少是IMM的四倍.....。
以上就是這次的心得,希望對完全新入者有所幫助。
最驚豔的真的是聽到額外細節的時候,那種起雞皮疙瘩的感覺,非常好奇其它音箱或是設備能有更驚艷的表現。
之後預計會聽一陣子IMM,然後確認自己沒有低音也可以活得好好的,下一步大概是找DAC,或是再砍掉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