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歌國際IAG集團首席設計總監Peter Comeau
https://soundcloud.com/johnhdarko/10-hi-fi-myths-busted-w-peter-comeau#c=1048
討論十大音響迷思,稍微可以代表美聲派的一些觀點
1. 迷思:Hires是因為有高於20k的資料,所以才比標準音質更好
Ans: 不完全是,現代DAC在解碼時仍會過Filter,此時高音質的headroom較高,對降低音
質的抗性更好
但Filter合理調整的話,會讓轉譯更具音樂性
另外過的數位處理越少,Hires的優勢就並不如想像中明顯
2. 迷思:超高音因為可以播放高於20k的資料,所以才比標準音質更好
Ans: 當初都是索尼搞的鬼,硬要搞什麼新時代高音質喇叭,所以他只好把可以唱到30K的
單體,搞3次hamonic到達100k,一切都是行銷啦
3. 迷思:數位就是0和1,不受器材影響
Ans: 不太對,理論上硬碟或串流到播放器還好,但數位訊號處理就是有時鐘問題,光纖
有光電轉換問題,還有DAC是數位類比一半一半,所以轉換時還是會有出問題的地方,好
的數位播放器還是會好很多
4. 迷思:黑膠就是比較好聽
Ans: CD和數位進展已經很進步了,黑膠還要經過RIAA處理,所以也許比較好聽,但一定
是比較不還原的
但另一點是黑膠時代通常有比較合理的成音處理,沒受到響度戰爭影響,所以這是黑膠比
較好聽的另一種可能
5. 迷思:DAC和擴大機聽起來都一樣
Ans: 沒有吧,可調整的太多了
6. 迷思:真空管是因為加入各種扭曲才會好聽,變壓器很不好
Ans: (太專業聽不太懂) 基本上,晶體機放太小聲會有很多奇次扭曲,而真空管則是偶次
扭曲,變壓器要看你怎麼用
7. 迷思:線材聽起來都一樣
Ans: 線材就是個詐騙,基本上正常的線材應該影響不大,有感覺有影響的,搞不好是突
出了某個頻段
8. 迷思:三音路的喇叭比二音路好
Ans: 不一定喔,各有優缺點,多一個分頻點多一個鬼,但二音路又無法涵蓋全部頻段
9. 迷思:DSP萬能
Ans: 才沒有,其他部分搞定了才適合做DSP,不然只是亂搞
10.迷思:看數據就可以知道聲音
Ans: 並沒有,常有數據很類似,但聽起來差很多
家用用監聽還是太直接,客廳用的音響還是要針對這樣的空間作調整,以達音場、音色的
悅耳度
訪問很長沒字幕,又是難懂英腔,有錯煩請指正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09 14:18:00你是0我是1
作者:
l98 (尋找屬於我的星星)
2024-04-09 14:20:00Chrome 現在有影片即時英文字幕功能,不過你這個訪談會一直修正字幕,看起來不太舒服
作者:
dai26 (dai)
2024-04-09 14:23:00感謝分享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4-04-09 14:55:00推4
作者:
alau ( )
2024-04-09 15:02:00線材控先下課
線材就是詐騙...感覺罵到很多人以後大家都用原廠送的小黑線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4-04-09 15:11:00造成oscillation是不是一種調音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4-04-09 15:22:00應該說只要經過線,對訊號來說就是減法,不見得貴的線就能減得少,也不見得減得多就不好聽。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09 15:25:00那不就是擲筊
作者:
superfo (5Der)
2024-04-09 15:28:00線材不是詐騙喲,是玄學,再升級來說,是邪教xdddd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09 15:35:00我是稱之為『集體中邪』
線材真的有差,很神奇但是我猜是我的設備本身有某些問題可能剛好該線材解決了這個,所以變好聽也有可能是聲音變了(跟實際上原本想表現的不一樣)類似被化粧了變得聽起來比較順耳。
作者:
jakkx (風藍)
2024-04-09 16:08:007和10很有趣一體兩面的東西卻是不一樣的答案
順道一提 訪問中關於線材他提到QED的中價位線材作為合理分配阻抗與聲音的例子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作者: kint567 2024-04-09 16:29:00
線材是玄學亦是信仰!! 例如:siltech!!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09 16:41:00突出某個頻段的確是有差XD 但是變?
關於最後一點 其實訪問中有承認家用的就是有人工美化但目的就是聽起來比監聽要更自然真實因為一般錄音直接由監聽喇叭播放就是過分直接
作者:
TAZUSA (...)
2024-04-09 17:03:00好像玩黑膠的才比較會去研究線材的阻抗?
這裡面不少科學派的理論被反駁,7、10尤其有趣,國外reddit專版幾乎都選監聽,不過監聽很無趣
7跟10跟科學技術不衝突,純粹覺參數不夠全面而已。純講FR而已嗎,包不包含DF,loading的做圖,group delay,指向性設計,暫態響應分析等等,基礎設計考不考慮家用規格環境等等,一言以蔽之其實沒有很嚴謹有一些太過二分法,沒有詳細定義的東西3其實也是沒有詳細定義的東西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4-04-09 18:43:00黑膠時代一堆器材都內建電源線 有的喇叭還內建喇叭線
作者:
SARODVD (沙漏)
2024-04-09 19:09:00他的意思就是 線材=安慰劑
作者:
jakkx (風藍)
2024-04-09 20:01:00沒錯。若10是對的,那用什麼去解釋7正常的不會差太多?
這些論點有些都是老生常談了,但為啥還是有人堅信有差別?現在愈來愈信視覺影響聽覺這件事,男人是視覺動物看起來不一樣就會覺得聽起來也會不一樣。
作者:
Oswyn (Oswyn)
2024-04-09 20:20:00監聽很無趣(X 你播的音源本來就很無趣(O就像有人吃重辣 反正不管什麼端上來先加辣 再說好吃好吃BTW 很多測量數據都是穩態後的值 但聲音都是瞬變就像頻率響應用FFT分析就要開窗,瞬變跟相位影響無法直觀兩個頻率響應看起來一樣的設備會聽起來類似? 可能天差地遠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4-04-09 20:43:00你配得很無趣(O
線材無用論稍微玩過音響都知道在亂講線材怎麼可能沒差,當大家白癡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4-04-09 21:10:00推O大
作者:
Oswyn (Oswyn)
2024-04-09 21:30:00州官放火百姓無罪啊 你聽的音源難道不是從中央廚房用監聽煮出來的嗎? 監聽很無趣,但監聽煮出來的東西很有趣?監聽產出的無趣產物,你調完味就有趣了啊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4-04-09 21:39:00其實我很早就覺得 Hires 沒屁用了另外他說到黑膠時代有比較好的成音處理 這還說對了我就是認為以前錄音真的不計時間成本用最笨的方式錄出最頂的音源然後用耗損最小的方式做成黑膠唱片然後黑膠唱片播放又是最討喜的撥放方式數位混音就是耗損大於類比混音甚多然後數位時代真的是把動態壓縮搞到太瘋狂了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4-04-09 22:13:00肚爛響度戰爭
作者:
uone (魚丸)
2024-04-09 22:24:00響度戰爭是因為眾人都用手機聽 很多好音樂用手機播就是GG
線材不是詐騙是聽感不同,看哪條線合你胃口,但如果說換線聲音就比較好那就是騙吧?!至於黑膠 2000年後的不會比2000年前的好,除非是復刻又是原始母帶製,不然現在新膠就是買個儀式感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00:08:00AI音樂
原文是寫,是指黑膠耗損比較大,反而數位比較還原原始資料,黑膠人耳覺得好聽原因是RIAA跟響度動態範圍設計上的問題,不是耗損比較小,我理解原文是這個意思,實際上黑膠的SNR真的比較差。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08:46:00其實數據我覺得是給 未知到已知 過渡參考用的在做產品時,需要參考數據來稍為預測成品的聲音在調音時,東西還沒買之前,需要提供數據參考這東西適不適合自己使用那如果你東西都已經買回家,放在你的系統上聽了你他娘的還要管數據做什麼?當然是耳聽為憑。
作者:
hope951 (分說、不分說、不由分說)
2024-04-10 09:33:00這個不如去看美國網紅Paul的閒聊,比較有趣一點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10:01:00老婆娶回家要不要在意她的三圍?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10:24:00就算在意三圍,也是眼見為憑,總不會每天都要量一量吧~你會需要三圍數據的情境,大多也都是剛認識時呀。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4-04-10 11:34:00我就是認為耗損比較小阿 黑膠一大堆數據都比較差啊但是就比較好聽 細節感比較豐富人耳覺得比較好聽是因為RIAA?? 這推論是比較跳躍啦如果這麼簡單數位也來搞個RIAA 式壓縮就好了啊 蠻好笑的我的推論 黑膠比較好聽的原因是因為 他是用震動紀錄訊號所以調整好後 造成的失真模式 跟 真實樂器的震動比較像所以黑膠的失真 聽起來比較像 演奏的誤差 而不是機器錯誤所以出來的結果變成是 黑膠的失真比較差卻比較好聽
好...我相信你...可以推出平價好聲的Luxman嗎? XD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4-04-10 12:02:00用比較科學的語言說的話 有時諧波的失真模式較悅耳
作者: DSI (達叔) 2024-04-10 12:03:00
讓我想到幾年前板上黑膠訊息量的戰文 XD 但黑膠的失真較悅耳
你覺得只是你覺得,RIAA只是其中之一,黑膠動態範圍優勢你也沒有提啊,動態範圍贏比較好聽是事實啊,但是黑膠耗損就是輸阿,變成邏輯上,因果倒置謬誤。
作者: DSI (達叔) 2024-04-10 12:04:00
這個命題,比較不會讓有心人士引戰,溫和多了
作者:
yamatai (迴避性人格障礙症)
2024-04-10 12:05:00這也是為什麼黑膠的某些樂器特別好聽 像是提琴人聲類某些樂器就容易比較難聽 像是鋼琴類 電子樂器類
你所謂的一些震動紀錄實際上播放時訊號丟失的程度就是比較大但是動態範圍會彌補這類缺點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12:07:00有的人會在意阿,然後外遇找更好的三圍~
迷思11 便宜音響能好聲嗎? Ans:沒有..至少我做不出XD
作者: DSI (達叔) 2024-04-10 12:09:00
好聲商人就不會想便宜賣了阿...
作者:
jakkx (風藍)
2024-04-10 12:11:00簡單的說大家大多都只看到自己想看的,查對自己有利的連設計師都一樣。如果能用別人一半的成本做出好2倍的產品怎麼不做?只是這種以前被說黑科技的intel現在也是這副德性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4-04-10 12:27:00這推論有比較不跳躍嗎
失真模式跟真實震動是因為動態範圍的關係能夠被紀錄跟播放出來,跟耗損是不同兩件事。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12:45:00我只想看到血流成河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12:52:00關鍵字 失真 跑出來 肯定就吵不完了。這樣說 黑膠的失真是隨機的 數位的失真是在波的邊緣?你的黑膠片 經歷了熱脹冷縮 變形 那個波還是原來的波嗎?
Luxman 那線不算貴吧,一個能正常發揮的線還是蠻重要的
作者:
Oswyn (Oswyn)
2024-04-10 13:57:00賣太貴的才是詐騙 不過世上就是有人花大錢買的是個爽
Loudness war很解那個時代的CD都弄得很蹦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4-04-10 15:01:00現在也還是這時代吧XD
那siltech算是詐騙集團嗎?siltech nordost AQ 三大詐騙集團XDDDD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15:56:00Siltech Crystal Nordost Transparent MIT AudioQuest各種詐騙吧Transparent 跟 MIT 盒子根本詐騙,AudioQuest 電池就詐騙仔線材就是蛇油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4-04-10 16:26:00貴? 是不夠有錢,您的問題
作者:
a3619453 (哼哼哼哼哼哼)
2024-04-10 16:56:00有些線材廠公司開在國外,但仔細扒開就覺得很騙,包括工廠大小等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4-04-10 17:17:00想到最早期的農夫線還有敏力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17:37:00這種問題就是效用價值還是勞動價值的問題或許,什麼是好聲音,像我們這樣的消費者早就被洗腦成,這樣就是好聲音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18:07:00那什麼是好聲音? 指甲刮黑板?
我覺得喇叭應該還有改善的空間吧 現在這感覺就跟底片轉到螢幕的問題一樣 在真正的HDR螢幕出現之前 底片輸出一直是大家覺得比較好的觀賞方式
作者:
Garrys (蓋瑞斯)
2024-04-10 18:42:00好聲音?普羅大眾認同的啊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18:48:00也許日後的好聲音 就是直接輸入電磁波到你大腦騙過你的大腦 讓以大腦以為是耳朵傳的聲音進來
作者:
icekiba (冷風寒)
2024-04-10 18:54:00那是科技阿,不就電子耳? 天生聽損或是後天嚴重聽損人士用的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18:55:00我知道有上面沒打完 我知道有骨傳導 電子耳的原理沒研究過但剛看了一下 剛用電子耳的人 也是要經過訓練讓大腦適應電子耳傳進來的訊號也或許,像我們這種聽音響的人 早就被有心者 長期訓練怎樣就是好聲的 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作者: DarthHaHaHaa (達斯哈哩耶嘿) 2024-04-10 19:41:00
我公司的產品(○ 其他公司的產品(?
作者:
mp5good (─ ─”)
2024-04-10 19:43:00我支持7 尤其電源線我自己焊的一千塊電源線給一堆人AB不出來然後其實loudness war還在繼續喔 現在串流壓得比cd更狂要不是normalize 每個音檔下載下來看都是一條香腸
作者:
quii11 (寒靜)
2024-04-10 19:50:00其實我聽的線 差異最小的也是電源線 最有影響是喇叭線
作者:
yys310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4-04-10 20:11:00雖然各平台有說要多少LUFS不過看來是沒啥用...
有啊 youtube就控制得很好 跟youtube music比就很明顯
作者:
mp5good (─ ─”)
2024-04-10 20:48:00主要是同LUFS,壓得不夠滿還是有headroom差異再來LUFS還是不等同perceived loudness母帶工程師總是有辦法做得更大聲hack掉lufs演算法
作者:
odanaga (PixiyON)
2024-04-11 12:27:00響度戰爭就是萬惡根源
作者:
mp5good (─ ─”)
2024-04-11 13:50:00主要是大家現在都用手機聽歌 你不壓爆在手機上聽起來超慘我也很想做一個專給發燒友聽的母帶版本 可惜平台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