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由於日幣便宜 加上朋友種草 就有了優化房間的念頭
其實最初是對這類產品毫無興趣 (感覺很玄學很騙錢)打算買個海棉塞低音反社孔 能減
少駐波就好
沒想到...由於改變不亞於線材、墊材甚至有過於之 這東西根本就是越買越上頭
目前也算整理到了一個階段 就來分享一下
由於每個人空間環境都不同 感想就僅供參考
1.KRYNA Azteca
https://i.imgur.com/3UkVqhR.jpeg
如圖所示 就是金字塔形狀 材質是紙
貼喇叭後牆 能讓聲音清晰 分離一點點
素質改變算是非常的小 三頻也不會有什麼變化 雖然差異有限 但也沒什麼缺點
原本以為就這樣了
直到某天想說丟天花板看看好了
....直接驚為天人
聲音變得非常的鮮活 殘響拉長 且充滿整個空間 live感十足
我實在太喜歡這個改變 ..
雖然明白混響增加了 換句話就代表著分離度或細節感下滑
不過整體覺得還是z>b 與其丟背牆讓他提升一點素質 不如放在天花板發揮他的獨特長處
2.Acoustic Revive WS-1
https://i.imgur.com/oGd1s7c.jpeg
身為AR信徒 他們家的擴散版自然必不可少
由於RWL實在太大也太貴
只能買相對便宜的WS-1來玩玩
我是選擇放在喇叭低音反射孔的後方牆面
改變最大在低頻細節
變得清晰 分離 乾淨 下淺感、定位都更加明確
小小遺憾是延伸 尾韻會些微影響 變死板一些 聲音細微起伏減少 高頻爆發力也會降低
3.Vento SQUARE
https://i.imgur.com/x9A1Hf6.jpeg
這款擴散版是複合材料
像木頭的部分是pvc 而後面灰灰的地方是類似羊毛氈的吸音材
原廠建議貼在喇叭後牆正中央面對聆聽者 或左右兩側牆面
這東西厲害的地方是他能非常明顯的改變聲音的空間感與形體
可以說是我目前用過最有感的空間處理配件
放喇叭後牆時 能感受到縱深整個延展開來
人聲形體也從原本直衝耳 貼臉 又較為片面 從兩側來的狀態
變成結像拉遠出現在正前方
but 他的輪廓是很模糊的
位置正確了 卻是沒有線條感的情況...
當然現實世界的聲音 也是缺乏線條的
其實能說 Vento是詮釋變的更自然真實 不過個人喜好上就比較難接受這樣模糊的情況
Vento對高頻的影響也是劇烈的
線條會模糊 應該有部分原因來自他對高頻的衰減
衝擊感、光澤、延伸皆會減少
當然每個人使用環境不同 或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也不一定
4.KRYNA Dokayuki2
https://i.imgur.com/4x50aZQ.jpeg
KRYNA比較有名的產品除了金字塔以外 還有一款吸音材Watayuki2
Dokayuki2則是它的放大四倍版本 其實也沒有特別要選大的 純粹是因緣巧合下購入
本體就是一種特殊材料的吸音棉 擺成不規則的形狀 來同時達成吸音/擴散的效果
總歸來說 Dokayuki2沒有Vento的巨幅變化 沒有Acoustic revive 細節增幅 也沒有Aztec
a那無比的驚艷感
卻是一款我越聽越是驚嘆的產品
他跟其他偏吸音材的缺點相同 都會影響一些高頻
但詮釋方式大為不同
Dokayuki2雖然削弱了殘響與高頻延伸 卻放大了光澤感 同時增加人聲密度凝聚 形成豐富
華麗與主體特別鮮明浮出的感覺 中低頻的部分 它不像AR那般增益細節 而是增加了某段
低頻密度 讓聲音更「沈穩」
可貴的是 綜觀下來他幾乎不改變原本三頻大致的分佈範圍 就是這些細微的變化 要慢慢
去感受 越聽越會對KEYNA高明的拿捏取捨感到驚嘆
5.Acoustic Revive棉花
這也是超有感的....這一切的源頭 其實都來自朋友送的一坨AR棉花
當我塞進低音反射孔時 簡直驚訝到下巴掉下來 原來原來 一直以來的種種問題 很多都來
自空間 或者說低音駐波
不過這東西會讓聲音變乾 變不自然 副作用非常明顯 要適量使用
寫在最後
其實這些東西也不是很貴 就是很需要折騰
該擺哪裡 該怎麼搭配 該怎麼取捨 都要自己琢磨
原廠建議的也不一定就適合 想想這些日子拿梯子爬來爬去的自己 真是又蠢又好笑
不過內心是充實與快樂的
可能我就是愛折騰 愛享受變化的音響迷吧!
最後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