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在噗浪上看到這篇文章。
https://reurl.cc/3XGN4O
這邊暫不討論其他動物的飼養環境
只看鸚鵡的,園區內金剛鸚鵡的狀態如圖
https://reurl.cc/XGoeZj
說實話,我覺得這隻鸚鵡羽毛狀態並非單純咬毛,比較像是鸚鵡喙羽症(PBFD)
畢竟咬毛通常應該會從胸口開始咬,飛行羽也不應該是這種捲曲(?)的模樣
但從圖片看不出鸚鵡的正面,我也不是獸醫,想請教有經驗的版友們這個判斷是否正確?
若是鸚鵡喙羽症,具有高度傳染性,極不適合和其他鸚鵡共同飼養。
若是咬毛,必須要究其咬毛的根源(體內外蟲、心理問題),再治療或改善行為問題。
不論是哪種情況,我都不覺得將鸚鵡「長時間鍊在站台、棲木上,放置於開放空間,供遊客
餵食」是良好的飼養環境。
從google評論的圖片來看,鍊子的長度也很短,鸚鵡移動的範圍應該也很有限。
更遑論開放空間可能存在的諸多危險。
除此之外,有幾則評論讓我很在意。
1. 鸚鵡誤食有毒植物—姑婆芋
https://imgur.com/MnoNLEl
2.有小朋友被鸚鵡咬傷,看評論不只一起
https://imgur.com/AhhrCkK
https://imgur.com/eMQnHv3
https://imgur.com/undefined
說實話,看完這些評論,我對園區照顧鸚鵡的專業度存疑。
這種餵食型態,除了遊客很可能被咬外(大型鸚鵡的咬合力對於人類來說可造成很大傷害)
,一般民眾被咬之後的自衛反應,也很有可能傷害到鸚鵡,破壞人類與鸚鵡的信任關係,產
生更多行為問題。
這則評論說鸚鵡是咬毛被老闆&老闆娘救援的
這種環境下,咬毛真的能好轉嗎?= =
https://imgur.com/cWmUSul
Google評論,其他動物看起來也很可憐QQ
https://reurl.cc/Gj7d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