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搞營建的
只是也算工程師,所以用工程師的角度來看一些事情
通常越「實體」的工程,就越需要依照實際的可能性
來做一些前提假設,通常是為了縮限規格讓實作變得可能
拿不那麼實體的軟體功能來說好了
現在流行無限捲動(Infinite Scroll)
你說真的可能「無限」地刷 FB / G+ 嗎?
不可能,因為記憶體是有限的
所以我只要確保在使用者手指破皮(X) 捲到不想捲(O) 之前
瀏覽器不會炸掉就好
所以說...
: → ckarabian: 真的不懂耶 為啥機場淹個水都要跟死老爸一樣 06/03 06:40
: → ckarabian: shit happens 沒淹水之前你也不知道會淹水啊 06/03 06:40
這是錯誤的想法
基本上,大至水庫、下至馬路
在設計的時候,就會拿出歷史數據搭配統計方法算出一個 XX 年最大降雨量
就是預計 XX 年之間最極端的降雨量大概就是這麼多了
然後以這個最大降雨量(為假想敵)去設計
白話一點說,假設桃園機場的預計目標是 500 年
然後歷史數據算出來 500 年最大降雨量是每小時 300 公釐
那麼今天如果遇到一個每小時 200 公釐的大雨
台北都已經恢復成台北湖了
桃園機場還是要能夠正常運作
但是如果桃園機場剛剛蓋好
就遇到一個跨千禧年的大雨,每小時 400 公釐
那麼桃園機場掛掉從此再起不能
我們不能、也不該指責些什麼
當然,這件事情如果要認真講可以講一大串,例如
* XX 年最大降雨量的估算方式是否正確?
* 工程設計預設 XX 年是否足夠?
* 工程設計的強度是否足夠?
* 工程實作是否夠徹底?
然後,或許更徹底也更容易被遺忘的:
* 正在下大雨時的 SOP 是否有確實實作?
(不可能光靠工程設計 / 機器運作,就算是,
也要有人確認機器有正常運作、排水溝沒有堵住之類的)
* 是否有定時重新審視 SOP 是否過時?
(機場會變化、週邊的環境也會改變)
: → ckarabian: 重點是找出辦法不讓它再發生 只是你們還是繼續找戰犯 06/03 06:41
前後句矛盾阿...... =="
既然你的論點是沒淹水前不會知道淹水,那要怎麼讓他不再發生
然後,戰犯當然要找阿(今日的戰犯可能是明日的工程顧問 [無誤])
找到戰犯之後才能知道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還是純粹天意不可違
我們要預防的不是「找戰犯」這件事情
而是「找到戰犯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殺再說」這件事情
: 推 superkala: 桃機的排水不能用一般標準,而且昨天的強降雨也未破紀 06/03 08:01
: → superkala: 錄。 06/03 08:01
: → ckarabian: 邏輯無法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end 06/03 08:19
: 推 MiaoXin: 新聞有說交通部長回答立委表示雨是大了點。不過為什麼天 06/03 08:50
: → MiaoXin: 花板會漏水呀,我家30年公寓颱風天也沒漏… 06/03 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