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名稱]遠見
[新聞日期] 2017-10-20
[網址]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40588
日前,國內航班無預警延誤一至三個小時,引發不少民怨。後來才獲知,原來是當天早上六點,遠航一架班機在松山機場拖離棚廠時,不慎擦撞到另外一架飛機,造成兩架飛機機身受損,必須停飛檢修,導致遠航無機可飛,部分航班被迫取消。
這並不是遠航第一次取消航班。
光是今年九月,遠航就無故取消127班,比例高達12%,而且均不是天候、航管等不可抗逆的因素,取消率早就超過民航局規定的3%,民航局正在檢視取消的細節,確定違規將依法開罰,就像去年復興航空無預警停航被罰300萬。
後來傳出是遠航有一架MD飛機引擎發生問題,拆掉維修後,需要儀器校準,可是遠航借不到校準儀,所以無法投入營運。
也有立委質疑遠航機隊平均機齡高達24年,而且八架MD飛機本應有16具引擎,遠航卻只有14具,需要拆一個裝一個,如果有航機同時更換兩具引擎,還需飛兩至三小時才能載客,「1997年麥道被波音收購,波音也不再生產這款飛機,只能尋求二手引擎,」一位航空人士表示。
這才將遠航飛機老舊過時,已經買不到維修備料的問題浮上台面,除容易發生故障影響飛航安全,班機延誤也常造成旅客不便。
一位業內人士直指,遠航不只是航務和機務大小狀況不斷,連內部管理也漏洞百出。
先是今年三月在高雄機場發生遠航機師酒測超標,五月又爆發勞資爭議,半數執勤的空服員不滿遠航無預警資遣員工,發起集體請假,導致八個航班近900位旅客的行程被迫取消或延誤。
累計今年1至9月,國内國際一共取消189個班次。消基會和立委一次又一次痛批民航局不管、沒盯緊遠航,拿民眾的生命安全開玩笑,不能等到飛安事件發生才有作為吧?
事實上,民航局對遠航也是頭痛到不行。逼不得已只好在三月底祭出機隊飛行總量管制,要求遠航減少飛航總時數,每個月不得超過1300小時,直到改善才能恢復,堪稱是國內頭一遭。
十月民航局甚至大動作召開公聽會,提出修正草案,強制讓機齡超過26年的飛機退場,連先進國家美國、加拿大、日本都沒有此規定。
據說,公聽會中,華航、長榮、華信、立榮、台灣虎航都沒意見,因為他們的平均機齡都未超過20年,德安航空去年也才剛引進新機汰除20年老機,唯有遠航的八架MD飛機,一架超過26年,另一架今年底也將滿26年,這兩架都被民航局限制不得飛出台灣,兩年後也有兩架將達26年,根本就是量身訂作的「遠航條款」。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早期遠航也是國內航空界的資優生,直到2008年爆發財務危機,房地產的神祕大亨、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入主負債124億的遠航,花了六年多時間,終於在2015年完成遠航的重整。
本以為重整之後就能一帆風順,如同張綱維所說,EPS(每股盈餘)站上國籍航空業之冠,沒想到造化弄人,隔年就開始墜入惡性循環。
張綱維曾說,決定續用原MD客機,主要考慮員工熟悉度,且製造商麥道是生產戰鬥機起家,建造的飛機非常堅固,對他來說,機齡不是問題,因為遠航有出神入化的神級維修人員,他剛接管時還整頓過維修部門,開除過一批人,要求紀律至上。
「遠航飛機的機齡夠久,成本都已經攤提完,張綱維等於是零成本經營,扣除人事費用,都是淨賺,」航空業人士精闢分析,張綱維原打算以最少的成本,換取最的大利潤。但航空業不比房地產,是非常專業難經營的,且涉及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業,看看長榮、華航的獲利表現,就知道多困難了。
機齡老舊固然不用攤提成本,也意味著將影響營運,就像搭計程車,乘客都希望能搭到新車子。遠航也有租新飛機的計畫,但原本預定引進兩架737-800新飛機,以拓展日本、韓國等航線,沒想到接機小組去美國迎新機,卻因合約爭議,租機公司拒交新機。
飛機老舊不靈光,常因故障影響飛航,導致準點率總是掉車尾,當然就只能撿別人不要的兩岸航權,而二、三線城市客人又少,有時須取消班次少虧一點,這樣一來,營收也會受影響,發生延發薪水、減少飛行加給的情況就不難想像了。
民航局後來也發現,遠航去年向銀行貸款後的資金流向樺福集團子公司,財務並未獨立,在限期未改善情況下,還對遠航開罰60萬。
一位航空業專家觀察,遠航聲稱那是因為公司重整時沒有銀行團願意貸款給遠航,只好請關係企業向銀行貸款,等遠航營收穩定,才向銀行貸款還給關係企業,「我認為應該是張綱維想抽腿卻抽不了,只好趕快把錢放回子公司。」
其實,遠航也在力圖振作,除了提出具體的飛安運能改善計劃,他們將在下半年引進兩架ATR新機,投入國內線運能,協助機隊年輕化。
業內人士分析,遠航最好能儘快重建民航局、員工和民眾對他們的信賴,避免成為下一個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