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名稱] 中時 [新聞日期]2/28
[網址]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228000126-260309
沒事幹麻要去開會賠錢的航線??
桃園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達4653萬人次,再創新高,較2017成長3.69%,已晉升全球前50
大機場之列。放眼兩岸機場,桃園機場年吞吐量排名第7。但因大陸航空發展快速,2018
年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37個機場中,有36個機場成長率都高於桃園機場。旅遊業表示
,受惠於國民黨在縣市長勝選,今年兩岸航班將小幅成長,但航點航班復談不樂觀,或許
明年有機會。
桃園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運量再創新高。桃園機場公司分析運量持續成長原因,除低成本
航空蓬勃發展,運量較前一年成長91萬人次,成長率達12.05%外,新南向政策也挹注了南
向國家(含東南亞、南亞、紐、澳等國)達9.84%的成長率,客運量較前一年增加101萬人
次;而2018年來自大陸的旅客人次為803萬人次,成長1.91%。
北京首都機場奪冠
桃園機場成長,在海峽對岸的大陸機場成長更快。根據大陸民航工作會議資料顯示,2018
年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是北京首都機場,已突破1億人次,不但成為大陸第一個年旅客量過
億人次的機場,也是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後,全球第二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的機
場。
除了首都機場外,2018年大陸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達37個機場,超過4000萬人次的有
9個機場,若加上台灣桃園,兩岸正好前十大機場2018年吞吐量都超過4000萬人次,桃園
排名第7。
大陸除機場發展快,新機場建設也快,尤其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
,預計今年6月30日竣工、9月30日通航營運。台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大興機場2021年
的目標為45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略少於2018年的台灣桃園機場,但因大陸市場成長太快
,預估2022或2023年就會追過桃園機場。
林姓業者表示,兩岸關係好時,兩岸航班也受益。2015年兩岸直航旅客達1182萬人次,
2018年為1074萬人次,較2017年成長2.86%,也是近3年來首度成長。
明年大選後有望復談
由於國民黨在去年縣市長大選中勝選,旅遊業預估來台陸將持續成長,再加上大陸對台灣
更多利多政策上路,和台灣民眾赴大陸旅遊持續發燒,預估今年兩岸航空旅客人次還會出
現小幅成長,估計在2~3%左右。
楊姓旅遊業者則表示,馬政府時代,兩岸航空小兩會每年6、7月開會討論增點增班已成默
契,但是在2015年7月,兩岸航空運輸第十一次溝通會議讓兩岸增至61個直航航點後,由
於兩岸關係不佳,兩岸航空小兩會已3年多未再增點增班,預估今年復談仍是「機會渺茫
」;但是明年總統大選後「或許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