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yam.com/YenC/article/59663538 PTT2個人板 Inkstone
======================================================================
《悲慘世界》是我今年看的第九場電影,如果以去年的看片量來算,這才只是百
分之三。但我已經知道它將成為我2013最愛的前三名了。少有一部片能讓我在戲
院裡情緒波動這麼大,度過三十年來看電影哭最多次的兩個半小時,滿滿的雞皮
疙瘩,我覺得我都快感冒了。
======================================================================
「到時候,我會從哪一首歌開始哭呢……?」
同一個問題,上一次我問自己是三年多以前,在出發前往英國聽一場我等了
十年的U2演唱會的時候。那是引領我認識世界的聲音。而這一次,我等了十五年
了,《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是我最熟悉的音樂劇,是青春的背景音符,
它那「總有一天要被拍出來」的電影版終於拍好了——到時候,我的眼眶能抵擋
蜂湧而至的能量多久?
答案是:沒有幾分鐘。才開場沒幾分鐘,當流離失所的尚萬強為主教所救,
而由柯姆威金森(音樂劇版經典男主角)客串的主教一開口,我就爆炸了。淚流
滿面無法抑止。那是一月中,在小小試片室裡我度過三十年來看電影哭最多次的
兩個半小時,滿滿的雞皮疙瘩,我覺得我都快感冒了。一個多禮拜以後,第二次
試片,這一回我進步了,只哭五首歌;再接著上映前三天,我開始寫這篇文章的
今天中午,我在捷運上點開原聲帶第一次聽,蟄伏了兩個禮拜的情緒再次回沖,
站在擠滿人的車廂裡,我知道自己眼眶又紅了。有點驚慌地,只好趕快躲到車廂
相連的那一段,比較暗,比較不會被發現。
我到底怎麼了?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看電影超級冷靜的人。很少被悲劇式的爆點打動,能偷
襲我的只有特別準的對白(但應該跟這無關)或情緒佳的配樂運用(這稍微接近
一點),但最近這一個月,我像是某個開關被弄鬆了,嘩啦啦難以自制。這部片
似乎有某種力量,能夠穿透裂隙直達我的理性邊際,親近得像空氣,溫暖得似呼
吸。
所以,對不起,如果你點進來是為了讀一篇【時光之硯】完整的評論和分析,
那抱歉要讓你失望了。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個:只為了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
「為什麼我哭了?」——我究竟被什麼東西打動了?
第一個打動我的,是「回憶」吧!這要從高三的時候說起。那一年,還沒開
始聽各種西洋音樂的我,先認識了幾部音樂劇:韋伯的《微風輕哨》,艾爾頓強
的《阿伊達》,以及《悲慘世界》——為聯考衝刺的每天晚自習,我跟同學借來
CD隨身聽,那時候前兩部的作者名聲當然更響亮,但聽久了我發現,最有整體美
感(而不是一連串名曲的勉強串連)的其實是《悲慘世界》,角色最多、故事最
長,而且有足夠的合唱曲和獨唱交織,讓魅力連綿不絕。
那順又美的特質,也許可以用一件小事來佐證:從小,我就是個沈不住氣,
考數學理科容易粗心計算錯的人,所以我有個小小習慣,就是在寫考卷的同時在
心裡默默唱歌,平緩自己的情緒。高三那年,考模擬考的時候我會在作答的兩小
時裡把《悲慘世界十週年演唱會》從頭唱到尾,那背譜背稿的功力,自己到現在
仍嘖嘖稱奇。
而打動我的第二件事還有「等」。十五年了,這不只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音
樂劇,是比生日快樂和搖籃曲更熟悉的旋律,也是我最早的英聽教材。2002年我
們甚至全家到倫敦去看過現場演出。因而比起純粹的電影觀眾,它(以及其中的
音樂)對我的意義是大不同的,我真的已經等了好久好久了。但那之後,又是十
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已經是個對大銀幕比對舞台好奇、熟稔十倍百倍的人,這又
給了我的「等待」新的面向:比起專業的音樂劇迷,我沒那麼在乎這些好萊塢明
星們唱得比劇場好或壞?而是更好奇這些人物以及音樂,會被煉製成怎樣的電影?
這麼多的回憶,那樣長的等待,讓我第一天在戲院裡,被這版本的音樂說服、
放下擔憂之後,進入徹底的享受狀態。結果好幾首歌(譬如空椅子空桌子)甚至
剛響起配樂前奏,我就潰堤了。
但打動我的第三件事更是「戲」。說實話,這種把表現主義式的舞台文本(
那些歌曲、唱詞而且佔的篇幅不低)放到相對是寫實主義的電影敘事中,無論如
何,一定會有太誇張或太一廂情願的感覺(譬如馬里奧和珂賽特這小倆口初見「
一面」就墜入情網,這樣的誇飾真的只能存在舞台上)。而我更要先承認:其實
我從來是個沒真正喜歡過「音樂劇改編電影」的人。不論是同樣超熟的《歌劇魅
影》或一無所悉的《芝加哥》,那當中的敘事都讓我覺得詭異,以一種不斷被打
斷的節奏在推進、串接著一首又一首音樂錄影帶(MV),每當人物開始唱歌,就
有種虛偽的感覺讓我出戲。
但這樣的隔閡卻沒發生在《悲慘世界》上。每一首歌都唱得誠懇、入戲,有
意境更有意圖,還很流暢。對我而言,我看到的是這文本已經最大幅度在修正、
調整原本的音樂劇敘事成電影習慣的「說法」了,這些努力甚至大過了作品本身,
在我眼中變得處處閃亮——究其原因,我想最大的功勞要歸功於導演的某個「選
擇」,以及演員的表現。那選擇我們待會兒再說,先來講講演員們:
《悲慘世界》電影版的選角選得真好。不只是色彩鮮明,每個人都有掌控全場
的能耐(真的是每一個!),還包括電影鏡頭的「近距離」和舞台劇的台上/台
下視角是完全不同的,而這些演出的細節被鏡頭捕捉了,給予每個段落說服力。
譬如,逗趣的酒店主人夫婦,過去我們都知道他們最有戲,聽錄音也一定記
得他們滿滿的歌詞趣味,但在電影裡這些高密度的「小動作」通通被演出來了,
光是這段就值得多看幾次;譬如尚萬強和珂賽特的父女情,聽戲的時候從來都只
覺得空白,卻在此被填滿得處處是細膩,休傑克曼和亞曼達塞芙莉的對手戲非常
有火花,那種既尊敬又疼惜、既慈愛又擔憂的對待,非常動人;譬如在〈One Day
More〉的接力合唱中,當馬車上的珂賽特望著月色唱出和情郎的共鳴,一旁的父
親也「聽」見了,並為此疑惑著——這就是我說的「細膩的改編」。亞曼達塞芙
莉的靈動、甜美與少女氣質,有別於音樂劇總給我的凝重芭比娃娃形象,讓我從
來不喜歡珂賽特的從她第一次開口就徹底傾倒了。艾迪瑞曼恩的馬里奧更是多了
年少的徬徨和執著,讓這角色的脆弱、誠懇都超越了歌曲而更上層樓。
至於芳婷的絕望和傷痛,光聽音樂劇覺得突如其來、未免矯情的,卻在安海
瑟葳短短兩場戲的點睛裡讓你見證她的沒有選擇,那命懸一線的絕境和陷落,以
及紮紮實實的悲傷。這怎能不讓我心折?
譬如,還有一個我特別愛的細節,是在剛剛提到的〈One Day More〉的第一
個鏡頭:艾波妮在家徒四壁的灰房裡,毅然綁上束胸,要變裝參與革命青年行列。
這是舞台上無法呈現的,卻是讓我這個已經深深疼愛她多年的劇迷更心碎的。
所以回頭來說:那第四個打動我的是「真」。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亦即宣傳
裡不斷強調的,這次的演唱是真正在戲景「現場收音」,有別於過去所有音樂劇
電影先錄好歌聲、再對嘴演出的方式(或許這就是永遠讓我出戲的主因嗎),《
悲慘世界》採取讓演員穿戲服直接邊演邊唱,以隨心詮釋角色的心境、意念,達
到真正「用歌詞說話」來推進劇情。即使會犧牲一點點音樂的完美性也在所不惜。
這樣勇敢的決策,我認為,正是造就這部電影版最成功的核心。也因此,我
其實想替導演說點話:《悲慘世界》受到的批評包括特寫太多、鏡頭太長,搭了
很漂亮的景兼具舞台感和現實格局,卻很少拍全貌拍出氣勢,沒拍出「空椅子空
桌子」的房裡蒼涼,沒拍出芳婷落難之地的深幽和骯髒,沒拍出足夠的軍火交戰,
反而只有大量的淺景深、無言注目著演員大臉的獨唱段落。
這樣的選擇,的確是為了強調他們「唱真的」,但我覺得不只如此。我相信
這樣的收斂是導演把自己的鏡頭移動、剪接呼吸的欲望壓抑下來了,把整部片的
「旁觀視點」盡量減少,就算換來情節太匆促的缺失也心甘情願。把最大的表演
責任交給演員,以及尊重音樂劇原創的音樂魅力——百分之九十五的歌段都被保
留下來了,且身為劇迷我又可以辨認出歌詞裡的「演」比「唱」還要更豐富了。
例如尚萬強開場第一句獨詞「Yes, it means I'm free!」就真誠聽出了開心,
隨後自責曲的那句「beneath the lash upon the rack」又傷心得岔了氣;例如
女工們欺負芳婷的尖酸刻薄,馬里奧在〈ABC Cafe〉中被調侃的那句「it is be-
tter than an opera~」的笑意,他在〈A Heart Full of Love〉唱出「I'm do-
ing everything all wrong」時被幸福淹滿的句首……被情緒破壞的歌聲,從中
迸現的卻是真誠。
而最後我要說了:第五項打動我的,當然就是「唱歌」本身。《悲慘世界》
的每個角色幾乎都有面對自己、和孤獨對話的唱曲,而這些演員們不只投入,他
們的歌唱本領更是幾乎都讓我折服:
最讓我驚艷的先是艾迪瑞曼恩。馬里奧這角色也許不那麼難唱,但電影版選
了年紀和外型都這麼「合身」的演員,不免讓我擔心他在幾首愛情對唱曲、雄心
革命歌和最後的寂寥獨唱間切換又兼顧,真的行嗎?沒想到我完全看走眼了。甚
至從他在〈Look Down 〉裡第一次登場唱出第一句歌詞,一聽見那渾厚的氣量和
沉穩,我就放心了。這放心一路持續到後段我最期待的曲目之一「空椅子空桌子」
(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的長鏡頭,這版本甚至大半都只有簡單的吉
他伴奏,而他的氣場毫不見弱。
我也要留一大段來說艾波妮。長久以來,這就是我在音樂劇中最在乎的角色,
不只處境讓人心疼,她的〈On My Own〉在我心目中的動容程度甚至一直都超越〈
I Dreamed A Dream 〉,而莎曼莎巴克絲作為劇裡唯一來自舞台的演員,她的詮
釋又明顯和25週年音樂會上的聲嘶力竭不同,變得含蓄溫柔,又一點也沒把傷痛
調弱。她的強韌和苦弱,執著及困頓,那無悔擁抱命運的坦然,全在歌聲裡了。
更不用說最後的〈A Little Fall of Rain〉, 那樣的滿足,怎能不讓人在目送
她離開的同時,暗自為她感到幸福?
這麼說來,有點意外地,這些明星中舞台經驗最豐富的休傑克曼,他的歌聲
表現反而沒那麼出眾了。但我真的沒有失望。一部分是因為:他的體型讓他在需
要長氣的兩首大曲子〈Who Am I ?〉和〈Bring Him Home〉裡先天就難唱出那悠
然,另一部分更在於為了詮釋蒼老和狼狽,他真的在外型上下足功夫,給自己吃
盡苦頭。他的投入在「角色」中更勝過音樂,撐起了《悲慘世界》這個把大時代
的苦難和沈重都投擲在一個人身上的象徵意圖。而電影版新增的那首〈Suddenly〉
也是足夠美麗的。
再接下來,當然就是安海瑟葳了。噢天啊安海瑟葳!除了「她是生來演這個
角色」之外我不曉得還能怎樣形容:那在病榻間,在寂寥處,在黑暗中,在光芒
裡,每一場有安的戲都被她偷走,雖然整部片芳婷只出現前三分之一,但安海瑟
葳把這個從小就看她母親在台上唱的角色的每段戲份都詮釋到極致,每一個驚惶
失措,每一句絕望哭喊,每一枚凝望茫然,每一絲游移彌留的聲息……
還有那首〈I Dreamed A Dream〉, 讓我現在只要一點開,就能掉淚的史上
最好的版本。她自語,她嘆氣,她小心翼翼,她顧盼依依;她輕柔地作夢,她重
重地摔痛,她不甘心,她又明知聽見的只有自己。在抽搭和控訴的波濤起伏間,
那旋律又能一直維持住,沒有被壓碎掉落。這是比我一切的想像都更凝鍊的演出。
安海瑟葳今年能橫掃所有女配角獎,不是因為什麼山中無老虎;她這段表演將會
名留影史,和你我熟知的那些女神們的名字一樣,永遠被提及。
最後我還要多說一句:主角群裡唯一沒有獨唱曲的珂賽特,在〈In My Life〉
開始的那段獨語,亞曼達塞芙莉靠在牆上自問著,對我而言是天光乍暖的瞬間。
電影今天終於上映了,而我還想再進戲院N次,是為了〈I Dreamed A Dream〉,
為了休傑克曼的每一個哽咽破音,為了〈A Little Fall of Rain 〉的揪心和輕
盈,更為了珂賽特那個鏡頭,她那雙眼裡的笑意。
所以,所以。所以我要承認我是個不客觀的劇迷,是個拿評論的公器私用整
理自己的心情的影迷,是個在耙梳的過程中再度複習、回憶、聆聽並得到無上滿
足的樂迷而已了。我甚至刻意忽略不提某個重要角色,沒說一句傷人的話,只因
為這是我的仁慈。或根本是偏心。
試片那天,《悲慘世界》是我今年看的第九場電影,而如果以去年的看片量
來算,這才只是百分之三,但我已經很篤定它將成為我2013最愛的前三名了。少
有一部片能讓我在戲院裡情緒波動這麼大,因為〈On My Own 〉是我失戀時聽了
又聽唱了又唱的最重要寶藏;〈One Day More〉是我需要鼓舞自己的時候最常點
的段落;〈Bring Him Home〉和〈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更是我身為
一個男聲,期待有一天可以唱到完美的曲子。
且讓我把最後一段留給多年後的現在、我越來越愛的一首歌吧。那是全劇的
終曲:〈Epilogue / Valjean's Death〉,從休傑克曼的虛弱、安海瑟葳的溫暖,
亞曼達塞芙莉的天使嗓音到艾迪瑞曼恩的尊敬和溫柔,然後那句「It's the story
/ of one who turned from hating, / a man who only learned to love when
you were in his keeping」(女兒這時說了「Yes I know」),接著安唱出:「
Come with me, where chains will never bind you. / All your grief, / at
last, at last behind you」帶入最美麗的合唱……。年邁的父親終於獲得平靜,
走完他的贖罪路,而慈美的母親回過頭去——這是全片我摯愛的一鏡——望著她
的女兒,和她的幸福。
這是個悲慘世界的故事,但當中的美卻是來自「愛」,來自父女之愛,情人
之愛,逝去的母親的遺愛,上天對悲苦的人們的憐愛。我雖然不信上帝,但在這
篇文章的結尾,我只想複誦劇中最後一句唱白,因為這是我回心終點、平靜微笑
穩住淚的每一次的秘方。那最後一句唱的是: and remember, the truth that
once was spoken——
“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