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相信各位都看過Black Swan的初舞台了吧?
從歌詞曲調到舞蹈以及舞美設計(特別大聲)我都好喜歡
我之前有錄一個比較直覺型的Reaction(沒有擬稿)
https://youtu.be/mwx82TX53Zw
現在重新看了幾次舞台,開始後悔當初怎麼沒有先寫稿XDDD
決定用文字重新寫一遍對舞台的看法......
誠如舞台燈光有夠藍,我也要來針對一些細節藍色窗簾一下了!
〈在死生中掙扎的黑天鵝〉
1. 牽手
第一次田柾國在舞台上定格靜止,等待著由閔玧其牽起他的手。
兩人牽手之後,迎來金南俊登場,並唱著攸關「如果那份死亡就是現在」相關的歌詞
第二次鄭號錫和閔玧其牽起手,但玧其將其甩開,
且唱起「醒來在工作室」、「看見自己」類型的內容。
我第一次看將其解釋為想要獲救(第一次),和無法得到拯救(第二次)
但是現在再細看歌詞時,卻覺得恰好相反。
如果Black Swan描述的是藝術家之死(內心世界、感受能力的死亡)
那舞台上的「靜止」,反而是危險的死寂,是一種心死。
所以第一次的閔玧其是陷在其中(握住了手),
第二次反而是離開了這樣的漩渦(甩開了手)。
然而講到死亡,就不得不提第二點。
2. 開頭結尾
全體開頭的定格動作是Fake Love一樣的木偶,然後漸次開始舞蹈。
最後卻相反過來,從逐個的動作,歸回一群人偶。
關於這樣開場與結束的呼應,我認為:
藝術家因音樂而甦醒,但又因為失去音樂的悸動,而逐個凋零,邁向死亡。
3. 舞美設計
我知道舞台燈光配合舞蹈動作很常見,
但請讓我花癡一下這次的舞台美術設計(哭出來)
黑森林湖邊晶瑩的青色精靈(大哭)
......好的、對不起,我認真講一下。
最喜歡兩個地方:
第一個就是鄭號錫登場,非常驚艷。
一首歌結束副歌,來到第二段時,是觀眾最容易精神渙散的時刻。
但他一出場,歌詞的方向有所轉換(不是單純描述死亡),
而且背後突然乍現的流光飛竄,真的一下子就吸引住人。
第二個是整體「如夢似幻」的氛圍。
這個我在講花樣年華與血汗淚時有稍微提過,
就是當場景立基於現實,會讓觀眾產生代入感(花樣年華MV)
但如果將場景稍微抽離現實(血汗淚),
便可以將「劇情」、「故事」這些實在的東西抽象化,
變成一種「形象」、「象徵」。
當觀眾能和故事的舞台保持距離,有時候更能看見「情緒」、「意義」這些東西。
Black Swan的舞台兼具二者。
它有森林、小瀑布、湖水漣漪,讓人可以很直接看出:
「好的、你們是一群黑天鵝在跳舞,Get it!」
但隨著音樂變化,背後出現流光,地板變得像星光,
又遠離了單純的森林造景。讓人能輕易進入歌曲的意象營造,
不會再單純將其視為有人在「一座森林」表演,
而可能會代入「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或「歌曲形象」之類的答案。
─
以上,大概是我看完Black Swan舞台的一些心得。
藍色窗簾窗起來!(超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