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 OMG!小人生了懶惰病之寶寶不會爬?之一

作者: pandapna (啦啦啦)   2014-09-12 00:25:52
前一篇把拉把拉打了一堆跟發展評估無關的廢言,終於要進入正文了
但這篇…打完再看一遍好像又有點無關緊要(被毆飛)
這篇主要是在這過程中所遇到的人和評估過程
■ 五娘教子
事情得從台南那個豪雨下整晚,
而賴神在早上八點五分宣佈停班停課的日子說起…
話說我回到我那可愛又溫暖的台南家中又整理好房間和行李已經是下午快五點的事,
我可愛的阿娘就丟下一句「晚上我們要去拜拜哦!」及晚餐,人就出門了,
那晚雨下很大,下得我頭痛死了,因為雷打個不停,小人也跟著一直醒,
不過最驚人的不是豪雨,
而是隔天早上我娘在抱著我兒子去隔壁阿姨家串門子
沒過多久,
她衝回來驚訝的跟我說:「pandapna!依那昧曉ㄎㄧㄚ?」(他怎麼不會站?)
這句話,正式為小人做發展評估揭開敘幕,
他們發現小人一抱腋下放在地上就一直縮腳的事了,科科!
我娘有五個姐妹,她排最小,也就是我有四個阿姨,每一個孫子都好幾個了,
那兩週,我跟我兒子就過著「五娘教子」及「軍隊」的生活
「你們就是沒給他坐學步車啦!」(哭)
「吃飯坐什麼餐椅?坐學步車就好啦」(大哭)
「請育嬰假顧小孩顧成這樣,你是係安抓顧A?」(大哭跑走)
「納A歐型腿?我們哪個小孩不是坐螃蟹車長大?」(已消失)
學步車在當天下午就出現在我家(大驚!奇怪學步車為何對他們這麼重要呢?)
每天每天,五娘對著這娃兒就是又拉又念,
彷彿對他嚴厲一點他就會真的願意扶站起來
回台南的前三天,我看了好不心疼呀!差點電話給起來叫我尪來載我們。
她們深信,學步車坐久他就會自己起來到處嚕
但在我心中,我認為這種強迫式的訓練一定無法讓孩子會爬或會站
可怕的是,經過一傳十十傳百,
常有人來觀賞孩子不站的畫面(抱歉我住在菜市場)
小兒麻痺呀!腦麻呀!遲緩呀!這些話語當然也沒少過
曾參殺人這句話傳久了,連曾參都會懷疑自己有沒有殺人
我對小人的信心一點一點正被恐懼取代著…
■小兒科? 復健科?
這時我想起我那特教老師的同事,我把我的狀況描述給他聽,他說:
「你已經擋不住婆婆媽媽們了,既然如此,那就帶孩子去看醫生吧!
讓醫生去判斷孩子的狀況!」
於是他推薦我去奇X醫院的復健科(因為他覺得這單純是肌力的問題)
過幾天我去了復健科,等了一個半小時但其實看診的時間不到五分鐘
那位醫生看了孩子不站及爬行的影片後(那天他不願意蠕動 攤手)
再聽到我其實是住台中,就轉介我回台中看診了
她說:「我的建議是會同小兒神經科做遲緩發展評估,並開始做動作訓練」
(說到這,其實我當時覺得那次看診經驗沒很好,
只顧著跟實習醫生討論爬行影片, 連最基本的張力都沒有做評估,
聽到我住台中就馬上轉介了,連問題都不太想回答我
但做完評估後覺得她其實就是在執行收個案的流程而已)
突然聽到要小兒神經科加入診療,其實我心都涼了,
我沒忘記他八個月時因為頭圍<3%而照腦部超音波的事
人聽太多閒言閒語時就會非常認真想太多,我也不例外,
那天走出醫院時,太陽雖然很大但我確實頭上飄著烏雲
我跟我老公說時,老公說:「為什麼我覺得她認為弟弟有問題?」
我回答:「是的!所以我有點擔心。」
■特教老師
中午隨便吃了午餐,然後我丟了賴給我的特教同事跟他說了看診過程和結論
同事那天下班立馬飛車到我家,但在電話中他也同時給我一劑強心針
「請小兒神經科共同會診是正常流程,因為他們必須真的排除病理性的遲緩,
才能給孩子最洽當的協助,但那不表示你的孩子就是病理遲緩。」
他來我家,很認真的給孩子手腳肚子壓了又壓,再看了他蠕動後說:
「這沒有高張力的問題,應該是手腹腳肌力不足,再加上平衡感不佳,
快做爬行訓練,爬久了就會改善,快爬吧!」
至於縮腳不站這動作,他說這叫曲膝姿態
是因為寶寶依賴性賴皮的關係,他不站你就得繼續抱他,常發生於親餵寶寶。
但他也建議我帶孩子去評估看看,
給專業的評估,你才能真的知道孩子的問題是什麼
而且,評估不代表你必須去復健。
■小兒診所李組長院長
哦!還有,拜那二天大雨所賜,我們母子倆不知道誰傳染給誰一起感冒了
沒在台南看過小兒科,只憑印象去了同事推薦離我還算近的診所
一直到第二次拿藥遇到院長時,我跟他請教了腳一直縮的問題
院長直覺李組長上身,眉頭一皺的跟我說:
「這不對,這真的不太對,這個月齡應該可以直立一下子,
這是很自然的神經反射才對。」
(謝謝我後面帶孫子去看醫生的阿罵,她讓她六個月大的孫子示範給我看,Orz)
於是他教了我兩個動作,
一是,就抱著他腋下,他腳縮久了就會放下來,
他會哭但你必須做,不然就換你哭!
另是,一人抱著,另一人把他的腳固定的地上,
他會哭但你還是必須做,不然就換你哭!
再跟我說,「練習一個月看看,如果沒有進展,帶去小兒神經科檢查看看」
(又是小兒神經科,嘆)
回家後我和我娘認真的做這兩個動作,
第一天,每次抱起我兒子時,我想台中都聽得見他的哭聲了,
第二天,沒那麼排斥,但還是不自覺會縮起來,還是會哭一下,
第三天,明顯不太排斥站在地上,只是站不久。
為此,我心中振奮不少…
不過在這些看醫生和練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我必須回台中面對現實了
我娘怕我賴皮似的,特意打了電話給我婆婆,告訴她在台南看醫生的狀況
■屋漏偏逢連夜雨,小人眼睛脫窗了
回到台中正值假日,不急著看診,當下也不是想去復健科轉介的醫院
反而想說先去孩子最常看的醫生那兒討論看看有沒有必要(還在當鴕鳥無誤)
回台中的第二天起,我一直覺得孩子視線怪怪的,
似乎右眼一直固定看著左邊,頭一直歪向右邊
但他也不是固定著,偶爾還是會轉動一下,
直覺google了一下,斜頸?斜視?弱視?
我不禁嘆了口氣,老天啊!非要這麼考驗我嗎?
至此,看醫生已經誓在必行了
■重點來了!兒童發展聯合評估
孩子狂吐時我抱著他跑進醫院,
發燒到40度時我抱著他在診間外等看診…
走進醫院那一小段路(我家在醫院後門),
我腦裡轉過這近十個月來每次看診的畫面
有一度,我很怕,怕醫生今晚就判我死刑。
不過所謂的評估並沒有在那晚發生,因為常找的醫生不是專職小兒神經,
但他或許看出了我對評估的不安與迷惘,
雖非他業務還是跟我說明了他們的評估團隊的流程,
並說服我在這裡評估就好,
因為各大醫院的評估團隊都有專職的小兒神經科和復健團隊及物理治療師,
所謂的評估流程和結果不會差太多;
也因為如果真的需要復健,「近」對我來說很方便,。
我請他看孩看子的眼睛,他說:
「嗯!眼位真的不正,我幫你掛號轉給團隊醫生,
你明天一併跟他說,請他評估要不要會同眼科。」
然後就把我退掛了 XD
小兒神經科基本上還是在小兒科的,只是這醫生專職神經部份
但各間醫院的組織好像還是不大相同。
隔天我進了診間跟醫生說明來意並描述了孩子的爬行和眼睛的狀況,
以及他曾在二個月前做腦部超音波的情形和結果,
醫生聽完,簡單做了肌力評估,再量了頭圍發現還是<3%,
立馬幫我排了各項檢查
請社工師下來收個案,帶我走完所有的檢查流程,
不知道是走什麼狗屎運,我沒有事先預約要評估,
卻剛好在聯合門診的日子掛到號。
因為很煩瑣,我就條列式打下來!
首先是腦部超音波,這是為了排除孩子有病理性的腦部疾病;
再來是復健科,復健科會評估孩子是否需要到復健中心接受物理治療師的評估
如果復健科認為不用,只是你太早緊張,你就回家去吧!
如果要,那就去找物理治療師進行肌力評估
不過小人在進復健科前睡著了,醫生看了爬行影片後就叫我去復健中心報到了。
至於眼睛,小兒科幫我排了"視覺誘發電位"確認是否有斜視
這個檢查要在小人完全熟睡的情況下才能做,所以只能預約隔天來做。
哦!對了,長久以來我一直納悶我兒子的肚子怎麼這麼大
大到他好像很不願意趴著,事後一週去看報告時,我順便問了醫生,
醫生說:「真的大的很奇妙,為什麼呢? 不知道,照個超音波看看
看有沒有肝脾腫大的問題吧!」
至此,我做完了所有的檢查,
但其實照完腦部超音波時我就小小放下壓在我心中許多的大石
當時心想,如果是斜視,都還有矯正的機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