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媽媽的心受傷了

作者: domin (無解)   2015-05-01 17:23:17
※ 引述《ptee (ptee)》之銘言:
: 今天帶孩子(2歲4個月)到鞋店逛逛,
: 小孩嘛,看到鞋櫃上漂亮的鞋子就會用手摸下、拿一下,這時候我沒有特地制止她不能拿
: ,但我會把鞋子歸位好。
: 這時候,店內小姐看到孩子一直拿櫃上鞋,沒說什麼,但就一直在我們身旁,每次小孩一
: 放回鞋櫃上,小姐就將鞋子擺好(但我都會歸位),引爆我不爽的點來了,她還特地拿酒
: 精噴,很明顯是表明"快走吧!”
: 想請問各位媽媽,是我管教不當,沒教小孩不可亂拿,還是是那位小姐的態度有問題呢?
: 我真的有受傷到耶~
原po不必因此而受傷啦,確實以服務業而言,店員這種方式不那麼妥當
但他背後可能的原因有千百種,我們也無法確知他這麼做是基於哪個理由
如同他也無法確知你的孩子是否是個破壞狂還是個有教養的好寶寶
因為是陌生人,所以沒有完全的信任感甚至有點擔心是正常的
畢竟兩歲的孩子,行為不可能時時刻刻如大人穩重自制
而媽媽對於小孩的行為又沒有任何表示,只是一種跟在後面「你拿起我擺好」的被動態度
那麼店員可能就會聯想到:「這個媽媽可能會一直任由小孩這樣?」
然後再延伸到:「這個媽媽可能會讓小孩搞破壞?」的念頭
他的想像也許完全錯誤,但是會這麼想也是人之常情
只因為,你們完全不知道彼此是甚麼樣的人,他只能依據這些表面行為去直覺判斷
這就是為什麼「言行教養」很重要
因為全世界最了解某個小孩其言行背後的理由,並且包容接納,可能只有父母家人
但孩子又不可能永遠倚仗這種父母對自己的「懂得」去闖蕩社會
所以建立一種「多數人都可以接受,並且以盡量不妨礙別人的原則」的習慣
就算人生不一定走得順遂,至少也少走些被人誤解或討厭的冤枉路
畢竟我們都不想成為說出「我家小孩很nice,一定是因為……他才會這樣」的話的父母
自制自律的能力建立起來之後,要邁向自由隨意的道路並不難
但是先自由隨意習慣了,要再讓他學習自制自律就不容易了
這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啦
你也不必過於自責,畢竟你不知道店員是基於什麼理由那樣做
而板上也一堆人提供了各種角度的想法
我想你自己一定能取捨出你覺得合理也適合小孩的那種方式
作者: cynthiasandy (季)   2015-05-01 19:06:00
推這篇,很認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