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爸的三個月試用期

作者: aaawei (aaawei)   2015-05-17 13:30:07
許多工作都有三個月試用期,可惜新手爸媽沒有
這段期間不論表現優劣,都將永久留任
自己有小孩之前
常聽說某某親戚或某某同學生小孩了
當時的感受往往不太強烈,兩三天後就淡忘了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又輾轉聽說誰家的小孩要上幼稚園了或畢業了
好像小孩都會在看不見的某處自動自發的成長到自個兒活蹦亂跳的程度
當了爸媽之後,才猛然體會完全不是這樣的
即使懷孕期間每個月按部就班地陪著老婆產檢
十個月還是不見得足以讓人做好心理準備
或以為準備好了又發現天外有天
孩子出生後,如果覺得沒有想像中好玩,是沒辦法塞回肚子裡的
也不會有人跳出來對你說:「不想玩了是吧!沒關係,拿去旁邊放著我來處理!」
站在旁邊看跟自己下海畢竟是兩回事
一旦下水了,不管事前暖身夠不夠、訓練紮不紮實,只能拼命划
這是一條沒有終點的水道,唯有死亡能允許你停下來
有了孩子之後,自己的父母親往往會挖出埋藏已久的時光寶盒
開始揭發自己小時候的惡行惡狀(愛哭/不吃奶/洗澡就生氣諸如此類)
如果沒有生小孩,這些記憶可能永遠沒機會回到自己身上
阿公阿嬤彷彿都在等待這一刻,在成為阿公阿嬤後跟自己的兒女告狀
順便想想當年勇(以前的時代多麼刻苦拮据/小孩生這麼多這麼難養云云)
現代父母當然好命多了
受到了更為進步的醫療照護
發明了更多順手好用的器材
設立了完善又專業的月子中心
然而,孩子卻比以前越生越少了
孩子出生以前,我很慚愧地承認我對小孩的成長階段是沒什麼概念的
隨便在外面遇到一個小孩,我無法判斷他是幾個月大或是幾歲大
新聞裡偶爾提到十個月大的小男嬰或兩歲的小男童
我完全無法想像出他該有的模樣
他會翻身了嗎?他會走路了嗎?他長牙了嗎?他會說話了嗎?
「嬰兒」在我過去三十年來的生活中彷彿是外太空一顆未被觀測過的小行星
我的資料庫裡沒有記載它的大氣成分、旋轉週期、由液體還是氣體組成?
然而我卻在幾乎一無所知的狀況下登陸它了
最大的挫折當然來自「哭」
三個月大的嬰兒還不會翻身;沒長牙但很愛吃手;趴著時能自己把頭撐起來
還只會發出咿咿哎哎的囈語;但完全可以感受大人對他的情緒是善意或惡意
三或四個小時要吃奶一次;一天可以換十次尿布;大便一或兩次
大便是綠色的是正常的不是父母生了個異形…
我從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在資料庫裡登錄著一筆又一筆的新發現
育兒書裡說,人類的嬰兒出生時非常脆弱,什麼都不會(小馬一出生就會站了)
所以只能利用「哭」作為唯一的生存手段
哭聲必然是刺耳的,因為哭必需引起照顧者的注意與不安
讓人產生「必須為他做點什麼事」的念頭
進而滿足或解決嬰兒的需求
理智上,我可以認同這段敘述
但當你在非常疲憊的夜裡隱隱約約聽到哭聲的召喚時
還是會忍不住想用被子把頭矇得更緊一點
等待那哭聲從睡意的裂縫中一點一滴地滲透進來
最終完全潰堤,你的骨肉豪不客氣地放聲大哭
你聽到樓上鄰居用力關窗戶的聲音,終於還是把孩子抱起來
換完尿布/餵完奶/拍完嗝/哼完兒歌
順利的話,你們暫時休兵
然而你低頭看著你的孩子睜著烏溜溜的大眼望著你
沒有一絲睡意,一放下來卻像觸電一般立刻嚎哭
你知道這個夜晚將會很長,求饒也沒用,對方聽不懂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禮拜你還沒崩潰的話
恭喜你!你的修為又更上一層樓了
有時候,真的必須感謝造物主把人類的嬰兒設計的這麼可愛
否則,當他像惡魔般不分場合、不分時刻地尖聲大哭時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父母會不由自主的孳生「真想殺了他」的可怕念頭
還好,嬰兒的笑臉是最後一道防線
即使只是無自主意識的偶一為之
也足以成為撫慰父母的救命仙丹
尤其嬰兒洗過澡後開心地舞動著白嫩的身體時
你終於理解為何童話故事裡的巫婆總是喜歡抓走小嬰兒來進補駐顏
家裡有三個月大的小孩,父母如同被判刑監禁
生活必須以小孩的作息為依歸
想要上臉書/看小說/做家事,得看小王爺的臉色
自由時間必須從孩子的睡眠中偷來
空閒變得零碎而易逝,不知道下一秒會不會受到徵召
萬一家庭中照顧的大人人手不足
那麼你最好很會憋尿或學會用單手吃飯
還能在長時間抱著六公斤的重物後一邊下腰撿起地上的奶嘴洗乾淨
嬰兒的需求其實很簡單
就是「吃」、「睡」、「拉」,排列組合、無限循環
有時候你會感嘆原來人類可以活得如此單純快樂、清心寡慾
(當然也不可以只會「吃」、「睡」、「拉」 否則如何發展文明?)
隨著父母越來越嫻熟於尿布/奶瓶/玩具的使用時機與要領
孩子的第一次出門與節日會親友也將陸續發生
畢竟閉門造車熬了這麼久,首度出巡時父母往往比孩子本人還興奮
尤其難免無限上綱地幫孩子記錄種種的「第一次」
第一次坐車車耶!第一次到餐廳耶!第一次逛美術館耶!第一次遇到小狗狗耶!
第一次…..第一次……. 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人事物
都伴隨著孩子的第一次參與而新鮮起來(那怕嬰兒本人毫無反應)
如果在路上遇到這種口中唸唸有詞的失心瘋父母
請大家能夠體諒他們,這是一種壓力長期累績抒發時的症狀,以後你會懂得
新手父母的另一層苦惱,就是親友聚會時要重新搞清楚「稱謂」
你的姊姊要叫姑姑;你的阿姨要叫姨婆
你的舅舅要叫舅公;你的堂哥要叫阿伯
如果沒有事先沙盤推演一番
突然大群親友圍過來很容易支支吾吾結結巴巴
於是你領悟,原來當了父母就是要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要以硬碟被Format重灌的心情重新累積一切
你好像獲得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自己以前來不及改正的/獲得的/體驗的
眼前的這個小娃兒有著無限可能
這就是成為父母的成就感吧!
你以自己的背景資源/價值信念滋養著下一代
你知道雖然自己犧牲了一些時間、自由或成就
但當你離開人世後,世界上還有一個(或幾個)人會帶著你的特質走下去
此刻你只希望眼前這個還不會自己翻身的小傢伙
能平安健康的活到那個時候
為此,你願意盡一切的努力,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
當這麼想的時候,我想你就有資格為人父母了!
(此文獻給每一位新手爸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