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自動呼吸機制並不成熟,
不像成人的感官與神經自主機制,會敏感地偵測血液中的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含量
並隨時保持身體處於自動呼吸狀態。
六個月以下嬰兒因為這些機制尚未發展成熟,
呼吸頻率會比較不規律,有時睡著時甚至會長達十幾秒不呼吸,
小嬰兒出現這種週期性呼吸是很正常的,年紀越小或越早產的嬰兒,呼吸就越不規律。
但若是熟睡太久,以至於停止呼吸的時間過長,就有可能造成猝死症。
所以,就有學者說,嬰兒無法一覺到天明,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個性溫和、好吃好哄好睡的嬰兒也有較高的機率發生猝死
而所謂的「高需求」寶寶,因為愛吵愛鬧,感覺敏銳、活動力強,較能預防猝死。
(根據出現嬰兒猝死症,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姊妹做的研究)
而未曾哺乳過的孩子,死於猝死症的機率比母乳寶寶高出二到三倍。
紐西蘭、英國、美國的研究人員已經證實,母乳寶寶不易死於嬰兒猝死的原因有:
一、哺乳可以保護嬰兒不受呼吸道與食道感染,這些感染症狀一般被視為是猝死症的原因
二、母乳可以促進中央神經系統的發展,提供必要的養分促進白色脂肪形成,
以將神經包裹起來不受侵害,因此大腦發育的好,也較能掌控睡眠中的呼吸作用
三、哺乳寶寶睡得沒有配方奶寶寶好,而且也較可能與媽媽一起睡。
因此,如果出現呼吸停止的現象時,哺乳的嬰兒比較容易醒過來。
趴睡會造成猝死也有兩個原因
一、趴睡睡得比較好,所以呼吸出現問題時較難甦醒。
二、孩子的臉緊靠著睡墊,所以很可能把自己吐出來的氣吸回去。
通常呼出來的氣含氧量較少,二氧化碳較多。
特別是寶寶趴睡在柔軟的表面時,更容易出現這種重複吸入呼出氣體的現象
嬰兒猝死症的發生原因很多,我只陳述幾樣一般人常見的誤解。
若有興趣,網路與育兒書上都有很多資料。
再來,
無論是母乳或仰睡,都只是「降低」風險,並不保證絕對的安全
嬰兒的福祉,最重要取決於照顧者本身的警覺性與知識
告知大家母乳或仰睡的好處,並非硬性要求母親該怎麼去養育孩子
而是讓想要用其他方式養育小孩的媽媽,能夠「清楚地明白」小孩可能會遇到的風險
再做選擇,或者是及早對危險做出預防措施
(告訴大家母奶的好處,並非營造母奶神話,而是讓尚未決定哺育方式的母親
清楚了解兩邊的優缺點之後再做決定,
並且幫助每位媽媽,針對可能的缺點,心理有所準備,並準備好防範措施或補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