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 新手媽母乳與擠奶知識懶人包 + PTT問題集

作者: q82465 (小咪媽咪)   2015-07-17 16:37:15
這篇懶人包除了收集擠奶名詞/母乳保存的知識外,
還收錄了媽寶版常見的母乳問題與回答,
供新手或正在擠奶中的媽咪們參考一下囉 :D
===========================================================
母乳圖文懶人包: http://q82465.pixnet.net/blog/post/69561372
===========================================================
<名詞解釋>
初乳: 分娩後5天內的乳汁,有高免疫蛋白與營養價值,顏色較黃。量少,可用針筒收集

過渡乳: 分娩後5~10天的乳汁,比例逐漸從初乳調整為成熟乳。
成熟乳: 分娩11天後的乳汁。量最多,又可分為前奶與後奶。
前奶: 積存在乳腺中,剛開始吸時會先吃到的奶。水分較多,顏色較清澈透明。因前奶含
水量充足,寶寶吃副食品前不需額外喝水補充水分。
後奶: 前奶吃完後身體動態製造的乳汁,脂肪多熱量高,顏色較白。應等寶寶喝夠後奶後
才換邊親餵,以免兩邊都只吃到前奶。
母奶顏色與母奶成份
<圖取自網路: 母奶顏色與成分差異,從左到右依序是初乳-前奶-後奶>
奶柱: 連成一線的奶水柱從乳頭噴出,量多時可能同時有好幾柱。
奶陣: 又稱噴乳反射,奶陣來時有些人會覺得胸部有刺刺麻麻的感覺,接著乳頭開始滴/
噴奶,按壓可看到數道奶柱噴出。奶陣時身體會快速分泌後乳,因此擠奶速度與量都大增

擠奶間隔: 從這次"開始"擠奶的時間算起,跟下次"開始"擠奶的時間間隔多久。
擠奶時間: 從開始擠奶到結束花了多久,單邊不宜超過20分鐘以免受傷。
排空: 指擠到軟奶狀態,因乳房會一直製造乳汁所以無法擠到一滴不剩。
脹奶: 乳房積存了很多奶水,變的又硬又挺的狀態。
軟奶: 乳房存的奶水擠出後,變回軟軟的狀態。
掛奶: 指親餵寶寶常常在討奶喝,幾乎整天掛在媽媽身上。
塞奶: 含脂肪高的奶水容易堵塞乳腺,積多了會變成硬塊,嚴重時會導致乳腺炎。可勤加
按摩,或吃卵磷脂預防。
追奶: 奶量不足的人通常可藉由頻繁擠奶(間隔2~3小時一次)增加奶量,過程很辛苦。奶
量衝高後再慢慢降低擠奶頻率。
發奶: 有些人吃了特定食物後,奶量會突然大增。常見發奶物有魚湯.黑麥汁.珍奶等等。
退奶: 一般來說人參和韭菜這類食物吃了奶量會大降,但因體質而異,有些人吃了反而會
發奶。
母乳冰棒: 將母乳裝在母乳袋,冰在冷凍庫後因狀似長方形冰棒故得名。
母乳皂: 有些人母乳產量過剩,過期的母乳可以拿來作皂或泡澡使用。
泌乳痛: 有些人擠完奶後胸部會一陣一陣地抽痛,此時可冷敷減緩不適。
乳腺炎: 乳房腫脹或是輸乳管阻塞沒處理,使細菌侵入乳房組織發生感染、發燒。嚴重時
要去看婦產科吃抗生素。
鐵奶頭: 寶寶吸奶時奶頭會很疼痛,鐵奶頭表示奶頭已練得很強壯,親餵時不覺得痛了。
大小奶: 指兩邊乳房的奶量一多一少。可先餵少的那邊刺激奶量。
石頭奶: 指脹奶過久,乳房硬梆梆像石頭一樣。小心乳腺炎!
<母奶保存>
333原則: 母乳在室溫可放3小時,冷藏3天,冷凍3個月不會壞。
註: 333是比較保守的估計,詳見以下表格(但台灣天氣炎熱,盡量不要放太久不冰!)
溫度 剛擠的奶水 冷凍室拿出來未加熱 冷凍室拿出來溫水解凍
==============================================================================
室溫 (25度) 初乳: 12小時
成熟乳: 4~8小時 4小時 當餐食用
冷藏 (0~4度) 5~8天 24小時 4小時
冷凍 單門冰箱: 14天
雙門冰箱: 3~4個月 不可放回冷凍 不可放回冷凍
專用冷凍庫 (-20度) 6~12個月 不可放回冷凍 不可放回冷凍
==============================================================================
室溫奶: 如果不是當餐(1~2個小時內)要吃,還是冰起來比較保險。
冷藏奶: 可將奶水裝在儲存瓶或奶瓶(可買密封墊片搭配一般奶瓶環),再用紙膠帶標示擠
的日期和時間,即可冰入冷藏室。
不要放在冰箱門邊,以免開關門時反覆升溫容易壞,也盡量與魚肉等生鮮食物分開存放。
同溫的奶可以混在一瓶,先將擠好的奶先冰到冷藏室,等冷了就可以跟冰箱別罐倒在一起
了,不過製造時間以舊的為準。
加熱時注意母奶勿超過60度以免破壞抗體,宜放在溫熱水中或用溫奶器加熱。(如使用超
過60度的水時,要搖晃奶瓶避免局部溫度過高)
<圖: 左邊是貝瑞克PP母奶儲存瓶,右邊是一般玻璃奶瓶搭配矽膠密封墊片>
<圖: 可選冰箱中夠高的一格專門用來冰母奶>
冷凍奶: 將母奶倒入集乳袋,須遵照標示容量不可過滿,以免冷凍後膨脹撐破袋子。倒入
後將多餘空氣壓出,再反摺袋口三次後貼上註明日期時間與容量的標籤。
一樣勿放在冷凍庫門邊,如果有單獨一格抽屜可以存放就更棒了。
如果是當餐食用,可直接用溫熱水解凍並加熱後食用;如果只是想解凍,可用流動的冷水
一直沖母乳袋使其融化後再放到冷藏室保存,或泡在水鍋裡放冷藏室,但一天內要吃完。
<圖: 冰箱若有獨立冷凍抽屜可拿來專門存放母奶冰棒,平時便不會開開關關>
回溫奶: 如果加熱奶後寶寶卻睡著了不喝,可以冰回冷藏下餐(4小時內)再喝。如果寶寶
有喝過了,因口水混在奶水中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不建議再冰回去,當餐(1~2小時內)喝
不完就算了,可以拿來澆花。
<常見問題>
Q: 產後多久會有奶?
產後四小時內就可以試著擠奶了,然後三小時擠一次刺激奶量。
通常量少用手擠比較好,泌出初乳後可以用針筒吸取。
有些人手擠不出來,反而用電動吸奶器可以吸出,都可以試試看。
如果有勤勞擠,一般產後三天會開始有脹奶的感覺。
Q: 如何引奶陣?
每個人有效的方法不同,一般常見方法有:
1. 刺激乳頭,捏捏搓搓轉轉,或是用棉花棒刮
2. 甩奶,抓著奶頭往外左右甩一甩
3. 看寶寶影片照片或錄寶寶哭聲來聽
4. 身體前傾彎腰擠奶,讓乳房輕鬆下垂
5. 熱敷乳房或洗澡後容易有奶陣
6. 喝一大碗溫熱的湯
7. 輕輕但快速的擠,類似擠乳器的促乳模式
Q: 半夜需要起來擠奶嗎?
半夜泌乳激素旺盛,若在追奶時期可以定時起來擠,總奶量會上升。
但有些媽媽有充足睡眠反而更發奶,也可以等到脹醒再擠。
但如果很脹卻長時間沒擠,要小心乳腺炎。
Q: 使用單邊擠奶器,奶陣來時另外一邊滴滴答答很浪費怎麼辦?
可買AVENT乳頭保護罩放在哺乳內衣裡,接住另一邊滴的奶。
Q: 親餵看不到奶量,寶寶吃的飽嗎?
寶寶會自己引奶陣,所以親餵的量有可能比手擠來的多。
至於有沒有吃飽要看尿布重量,一天有6包以上重的尿布(=3片空尿布的重量)就OK。
Q: 親餵完需要再排空嗎?
剛生完和追奶時期最好每次親餵完還是多擠一些出來,讓身體知道需要製造更多的奶水。
因為寶寶會有快速成長期,吃奶量大增,如果泌乳速度跟不上,可能就得常常掛奶或補配
方奶。
等到供需平衡便不需要餵完再擠奶了。
Q: 在家習慣用電動擠奶器,外出時該如何擠奶?
可徒手擠,或買手動吸乳器,或是某些電動吸乳器的機型可吃電池或行動電源等電力。
Q: 外出擠奶如何保存?
保冷袋/冰桶裡面放冰寶/冰塊,擠完奶就把奶跟擠奶器放進去。
如需超過數小時,可以去7-11或店家買冰塊來更換。
若環境無法保冰,也只能擠完倒掉以免攜回的奶變質。
Q: 奶量為何突然大減?
大減有可能是吃到退奶物,或是月經來了,或者懷孕了。
漸減的話可能是壓力太大,勞累或睡眠不足導致。
<職業媽媽看過來>
Q: 之後要去上班,但寶寶已習慣全親餵,該如何轉換?
上班前就要讓寶寶練習瓶餵,最好請爸爸或其他家人餵,以免寶寶認媽咪的胸部不肯吸奶
嘴。
要開始儲存上班時寶寶在家所需的奶量庫存,可以親餵時擠另一邊,或是親餵完再擠等等

Q: 如果公司不給擠奶怎麼辦?
告知公司勞基法跟性平法有規定,子女未滿一歲的媽咪,每日上班時間(不含休息時間)可
哺乳兩次,一次三十分鐘內。
Q: 公司沒有哺乳室,可以在廁所擠嗎?
可以,但雙手器具要注意清潔,可以的話選殘障廁所,空間較大通常也較乾淨。
Q: 公司沒有冰箱,擠出的奶要怎麼保存?
可買桌上型冰箱或行動冰箱放在辦公桌旁,如果離捷運站很近可以寄放在站內(當天要拿
走),或是拜託附近超商借冰箱等。
Q: 上班時擠奶器怎麼清洗?
預算足夠或有恩典牌的話可以放一台消毒鍋在公司,擠完就順手洗一洗消毒。
沒有的話可以擠完洗一洗後,用飲水機的熱水燙一燙(用樂扣盒或大鋼碗裝)殺菌。
若是沒時間洗,可以擠完密封起來放冰箱冷藏,下次用前再用熱開水燙一下(不然會很冰
!)。
更省時間的作法是多買一套擠奶器配件,全部用完回家再一起清洗消毒。
Q: 工作很忙,想減少擠奶次數又不想掉奶量怎麼辦?
不推薦直接減少一次擠奶次數,如一天三次突然變兩次,很有可能奶量會大降。
可試著漸漸延長擠奶間隔,例如原本固定三小時一次,就改成三小時半一次,習慣後再繼
續拉長。但每次一定要排空,以免減產。
Q: 該如何縮短擠奶時間?
使用雙邊電動;或單邊電動+另一邊手動,電動力道開強,或學會快速引奶陣。
本篇僅介紹知識與常見問題,擠奶的方法可能以後再寫吧XD
Q & A的部份看到新的問題會持續更新。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沒收錄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