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請育嬰假的時間即將到來
想要記錄自己這一年多來的生活
工作是服務業的關係
下班時間已經幾乎都是21-22時多
產假結束後只好請娘家媽媽幫忙帶小孩
但由於住在不同縣市所以無法天天接送
加上我和先生休假的時間不同
所以寶寶可能星期一二在娘家
星期二我晚上九點下班接回來
到星期三或四先生下班送去娘家
然後星期五先生下班去接小孩
到星期天晚上再送去娘家
雖然算起來一種也有一半的相處時間
可是考量到長期寶寶的教養溝通以及作息
一個月後
還是毅然決然地把他帶在身邊
當然我們會面臨到現實的衝擊
不管是金錢(托嬰費用)或是時間甚至健康
由於兩個人照顧小孩實在太累抵抗力差
加上小孩送托容易感冒
有近半年
我和先生小孩幾乎每星期都在看醫生
我和先生休假時間不同
所以帶小孩我們都是一打一
我上班的時候先生就要負責小孩一整天
前一晚我會將副食品與母奶分餐放在冰箱
方便先生加熱使用
有時帶孩子忙
常常晚餐都得等我九點多下班才幫他買回來
至於換我帶的時候
除了照顧好寶寶的三餐還要負責整理家務
以及寶寶的副食品
常常也到先生下班才吃第一餐
還在餵母奶時候更忙碌
7:30-起床擠奶
8:00-送先生小孩出門
(早安奶、換大號、洗屁股)
8:30-沖澡(擠奶黏膩)、洗奶瓶、出門
13:30-擠奶
(沒有哺乳室只能躲休息室,常常一半要開門讓同事拿東西,工作環境男性居多)
18:00-找個時間再擠一次,若在跑業務就得撐到空檔,結果常常就到20-21時
2100-22:00-下班
(洗奶瓶、餐具、整理書包、家務、製作副食品、分餐分裝)
00:00-洗澡、打瞌睡、滑手機、就寢前擠奶
當然寶寶若生病哭鬧,睡眠不足是常態
有時候23:00後下班完成這些都1點多了
隨著8M開始停餵母奶
才輕鬆些
不過這時先生和我開始幾乎每星期看醫生
後來先生甚至住院一星期,
我1打1還要去醫院顧先生,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所幸寶寶1y後,生病問題才慢慢好轉
現在1y2M有種稍稍放鬆的感覺
可是希望能多些陪伴寶寶的時間
也希望調整好自己和先生身體
決定請育嬰假
放棄現在的所有客戶與長期累積的客群
是我生小孩前不曾想過的
不過自己是隔代教養
從小沒有和父母同住過(1個月見1-2次)
以及創造的回憶
所以不願再有任何遺憾
雖然
我們經濟會非常非常非常緊繃
不能有任何物質生活
但是想到能帶寶寶去公園走走
找尋不用花錢的親子場所
偶爾去泳池泡泡水
體驗全職媽媽的另一種辛苦
也是一種幸福
害怕與期待…
媽媽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