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工作職業媽休息了一個週末
腦袋終於比較清楚
續集-說理vs棍子的教養方式
教養小孩
理想狀態是軟硬兼施 隨狀態調整鬆緊
我大概分了鬆到緊 十個階段
1.給予孩子空間時間 自我處理修正 (最高境界)
2.孩子有問題來求助
3.給予孩子暗示及鼓勵
4.直接給口頭指正
5.直接介入(包括實際示範/插手幫助/制止)
6.time-out
7.口頭責罵
8.事後剝奪
9.勞動服務
10.肢體處罰(打)
家長需要看小孩的年紀處於那個階段
選擇給的策略跟嘗試(策略)的時間長度
例如:
1y娃可能問題解決能力還不好,話也聽不太懂,爸媽可以3+4+5三個方式都給,對孩子最
有效的可能是5,但是因為我們期待他可以往3or4發展,所以還是要持續給予這方面的引
導,並在重複出現的活動裡逐步撤除5。
3y娃,可能已經有一些問題解決能力, 直接給5其實會扼殺他發展問題拒絕的能力 ,
如果有時間空間,我會從1開始試,狀況不好當然就直接快轉到5,但切記孩子需要時間空
間,只要孩子願意嘗試正在嘗試,我能給的最大支持就是給她時間空間(狀況好的話,連
鼓勵的話也不講,小孩能自己解決的話,大人千萬不要刷存在感,最多完成時給予努力正
面評價)。
但是在臨床上看到很多家長是3直接跳7,前一秒還溫柔說理下一秒就暴怒罵人,翻臉的速
度連在旁的大人都傻眼,孩子容易情緒化也不讓人訝異了
那如果是做錯的事情呢?
說理、行為控制跟環境調整卻一不可
又要上工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