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寶寶語言發展問題,跟先生吵架無數次,我實在不想再跟他吵架.
: 除了很生氣很難過,一點建設也沒有.
: 另一半不是很在意,甚至指責我太神經質,
: 所以一天到晚動不動就想帶寶寶去看醫生.
: 可是我真的無法樂觀地單純相信寶寶總有一天會說話,
: 每天默默等待寶寶開口這樣而已.
: 如果不做點甚麼,真的無法心安.
: 有人可以教教我分享該怎麼做嗎?
: 我想我還是會再帶她去看醫生,然後我也想多聽聽別人都是怎麼做的.
原PO媽媽辛苦了,小妹我(超不要臉)剛好從醫院實習完
給您一點意見吧!
首先,請您帶孩子回醫院的復健科回診,醫生會評估後轉介給語言治療師
您前文說過語言治療師在孩子1Y6M前,請您再回去觀察
沒錯,基本上醫生和治療師的默契是2Y開始介入
一方面是每個孩子的發展皆不同,我們還可以等等看
除非是因為其他疾病造成的遲緩,才會在2Y前積極治療
而您的孩子目前1Y8M,有的治療師可能會先上幾堂課,
教您如何和孩子互動,來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
也有的治療師會直接介入(看孩子的情狀、治療師手頭的個案量和其他考量)
如果治療師選擇不安排長期的治療課程,您也可以拿評估報告
到「復健診所」接受治療
再來是互動的技巧,通常在開口說話前,孩子是以聲音和動作表達的
據您的描述,孩子已經能以聲音表達了!很棒
再來就是要引導孩子如何將「聲音」連結到「有意義的詞彙」
也就是看到媽媽叫「媽媽」,看到爸爸叫「爸爸」
這個部分看起來孩子也已經會了呢!
接著就是在遊戲、日常互動中引導孩子,透過「模仿」學習表達
原則「以孩子為本位」、「做孩子感興趣的活動」
如:在孩子玩車車時,示範「叭叭叭」、「ㄅㄨㄅㄨ」等聲音,
當孩子覺得有趣時,他就會模仿發出了,
模仿是個很重要的過程,當孩子會模仿時,學的速度就會很快了
但通常孩子都不願意模仿,因為大人的引導不有趣XDDD
所以在和2歲前的孩子互動時,最重要的是要孩子玩得開心、玩得有趣!
然後大量的示範,把物品名稱、動作全部說給孩子聽
接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透過「模仿聲音」來得到想要的東西
像是當孩子想要吃小饅頭時,先拿在自己的手上,
把食物放靠近自己的臉(示範口型),接著說「饅」,
當孩子有發出聲音或模仿的時候,再給孩子吃到小饅頭
不過如果孩子抗拒,也不勉強,就是示範,然後給他
透過以上的方式,都是讓孩子學到「聲音是有意義的」這件事
語言的表達就會越來越多囉!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