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小孩的玩具要多少才夠?

作者: shihchenhung (......)   2017-05-23 14:12:11
我也是爸爸,跟原原po爸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
我們家玩具(含書)都是我去買,
買到被老婆警告。 XDD
※ 引述《followaymis (abcde)》之銘言:
: 先上兩張圖
: http://imgur.com/tjK6cJk
: http://imgur.com/WUTEhKn
從f爸的照片看來感覺還好
: 這間是我女兒的玩具房
: 從6M搬過來到現在2Y5M
: 有書、娃娃、車、拼圖、積木、球、泡泡、氣球
: 幾乎想得到的都有
: 對了...還有一台不曾用過的firstbike滑步車(女兒不敢騎)
家中哥哥目前7y(小一),妹妹目前5y(今年九月準備念大班)。
我跟f爸原文中,下方一些推文說的一樣,我從沒買過絨毛娃娃,
主要是家有過敏兒。
反而是前幾年丟了不少堆在家裡的陳年絨毛娃娃。
: 平常玩具都是我老婆負責買
: 買的頻率不高..大概一個月一次
: 玩具的品質都是高質感(貴)的
: 我曾提出玩具可以用租的,結果因衛生問題被否決
我們只租過一項玩具,費雪熱帶雨林跳跳樂鞦韆,
主要是單價高,加上能玩的年齡有限。
過去哥哥比較愛(超愛),後來還多租了一個月,
妹妹就沒啥興趣,一個月到期後就還回去了。
繪本先前都是直接購買,目前大約300本左右(有歸檔統計),
這兩年開始,一方面孩子比較大了,抵抗力應該比較好了,
二方面書櫃都被塞滿了,才開始經常性的在圖書館借書。
: 最近又為了玩具問題有點意見不和
: 我覺得女兒玩具夠多了,光一樣玩具輪著玩都可以輪很久
: 而且小朋友以後的花費很兇,我想把玩具錢花在未來教育費
: 講白一點,玩具長大了還不是送人或丟掉
: 小朋友甚麼都可以玩,即使是零食的包裝紙盒也可
: 玩很久,重點是要有人陪她玩
錢該怎麼花,這點跟每個人的價值觀,以及經濟能力有關,
其實沒有對錯,僅是每對父母的選擇,
夫妻倆溝通好就可以了。
陪伴,真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事。
您的小公主還不到3歲,還在很需要陪伴的階段,
我家兩兄妹過去在這個時期,幾乎不管做什麼都會要我們陪著一起做,一起玩。
縱使到了現在,兄妹倆可以一起玩樂高,用樂高演戲,
不過哥哥也是會想要跟我下象棋,
妹妹也會想要我們看他唱歌跳舞,
出去運動時,雖然很多時候都跟玩伴一起打球,
但也是會要我跟他們踢球,傳球,或是玩些小遊戲。
: 但我老婆認為她很久沒買了,這些玩具小孩都玩膩了
: 然後身邊幾個同事也是瘋狂給小孩買玩具
: 買到堆滿整個玄關,我們的還算小咖
: 於是就覺得我小氣,說甚麼我都不買玩具給女兒之類的
: 這篇不是要討拍的,只是想單純了解一下
: 各位爸媽認為玩具要多少才夠呢?
: 買玩具會因為太多而照買嗎?
: 謝謝
陪伴很重要,不過在我的想法裡,玩具同樣很重要~~~ XDDDD
其實玩具沒有買夠的時候,
還是前面說的,看您跟老婆的價值觀,經濟能力,當然還有家中的空間。
孩子在兩歲多時,應該還很難感覺到玩具的重要性與威力,
因為這時的孩子仍需要很多的陪伴,
以我個人的經驗,到了大約五歲以後,發展到了一個階段後,
很奇妙的孩子彷彿身體裡某個開關被打開了,
就突然能自己玩得很好。
我們家哥哥與妹妹都是這樣,而且都是從樂高進入能夠自己玩的階段,
會用樂高小人演戲,自己編台詞,不斷交換角色對話。
至於玩具會不會玩膩,這點我感覺一方面是父母選擇玩具的種類(很重要),
二方面是家中玩具種類有多少。
孩子一定會有比較喜歡,比較常玩的玩具,
不過有些玩具可能一,兩個禮拜沒玩(甚至更久),
但是可能某天他們想到時,就會拿出來玩一下,像是換換口味。
=========================================================
接下來說說對玩具的想法
選擇玩具時,除了最基本的安全性(包含材質,塗料)外,
我會考慮是否具備某種程度的啟發性,或是讓孩子訓練創造性,
還有就是玩具本身的擴充性。
價格當然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不過絕對不因價格便宜,而購入不適合的玩具。
過去最早買的玩具應該是樂雅三合一健力架,
這款玩具從哥哥大約六個月,一直玩到他快兩歲,
只不過玩法變了很多種。XDDDD
後來輪到妹妹玩(兩人差1y10m),可能是女生的關係,
就沒那麼吸引他,不到一歲半就不再玩,後來就送親戚了。
哥哥一歲左右購入木頭積木與套杯,
目的是訓練小肌肉發展。
套杯現在當然沒在玩了,偶爾拿出來也是當工具,
比方說疊起來當高塔,上面擺樂高小人,兩方對戰。
木頭積木倒是一段時間想到了會拿出來疊,
有時疊成宮殿(他們自己說的.... XDDD)
有時弄成圍欄,再拿樂高Duplo系列裡的動物,說是動物園。
後來開始跳坑,購入樂高Duplo系列,
以下是幾年前發的一篇文,請參考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350580009.A.F81.html
印象中到了哥哥五歲多,開始購入一般的樂高。
以我個人的感覺,樂高雖然很貴,但是真的非常值得,
是一種可以玩一輩子的玩具。
不過有個前提,就是必須累積到一定的量,
這兩三年,買給兄妹倆組裝的盒裝樂高,大大小小加起來應該有20盒,
最大的兩盒是特價時購入的
LEGO《 LT41122 》 Friends 姊妹淘系列 - 冒險營樹屋
《60110》 城市系列 - 消防局
樂高小人加起來應該有50個,
這樣的好處是,現在兄妹倆天天都會玩樂高,
每天都用樂高小人與做出來的盒裝,或者是用基本顆粒在大板子上蓋東西,
上演不一樣的戲碼。
拼圖家中大約10 - 15組,從40片到300片都有,
有一段時間,大約兩年前吧,兄妹倆很常拼,
多半都是妹妹先拼,哥哥看了也要拼,這陣子他們大約一個月拼個一次吧。
最早購入的是20片左右的拼圖,不過妹妹兩歲多以後越拼越有興趣,
20片左右的很快就不具挑戰性。
當時他能將四五組20片左右的拼圖倒出來,混在一起再拼回去。
之後是拼一種40 - 80片不等,不過每一片都很大,
形狀完全不一樣,有些長,有些短,有些胖的拼圖,
拼圖板上則有每一片形狀的刻痕凹槽。
那幾片拼圖讓兄妹倆玩了好一陣子,不過現在對他們來說則太簡單了,
偶爾他們拿出來拼,感覺只是要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滿足點虛榮心。
100片以上的拼圖,買了幾款賴馬系列的。
主要是家中有賴馬的繪本,孩子拼起來比較有興趣,
而且不算太難,又可以訓練他們的觀察力與耐心。
現在偶爾拿出來拼一拼,不管是兄妹倆合作拼一片,
或是各拼各的,都是他們現在偶爾會拿出來玩一玩的玩具。
不得不說拼圖的品質真的也差滿多的,
一些較便宜的拼圖,除了邊緣很容易翹起來之外,
還有可能出現兩片形狀一樣的情況,
有時偏偏形狀相同的兩片,顏色又剛好類似,那就更麻煩了。
黏土也是一樣哥哥從兩歲多開始玩,到現在還偶爾會玩的玩具,
只是現在多半是妹妹想到要玩。
當初選擇黏土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就是材質,
買過兩款號稱安全無毒,使用食用色素的黏土,
不過其中一款很容易乾,要再軟化非常麻煩(加油加水還要再捏再揉),
因此推薦另一款擺很久都不會變乾硬的培樂多。
(前兩天妹妹才又拿出來玩)
家有男生車子類的玩具是少不了,
但是火柴盒小汽車倒從沒買過,
反而是一些親朋好友送的火柴盒小汽車,後來被我通通轉送出去,
考慮的是塗料以及會掉漆的問題。
我買的車子類玩具是Ikea的木製火車軌道,
除了火車本身有上漆,其他軌道完全無漆,
買個三,四組,就足夠讓哥哥組得很開心,
現在哥哥已經進階到能夠自己想軌道的變化,以及該怎麼連在一起,
也是挺推薦的玩具之一。
原原po爸爸的照片中,那組Hape木製辦家家酒我們家也有,
現在兄妹倆會玩的倒是另外加買的食物以及刀叉碗盤那些配件,
有時候拿出娃娃(非絨毛)來辦家家酒,
也可以消耗他們一些時間。
棋類與桌遊
這大概是近一年才慢慢開始的新玩意,
棋類哥哥愛玩,最先是教他五子棋,後來他去上象棋課,
現在愛找我下象棋(全盤)。
當然棋力還不足,但是若下的時候讓他也不對,
因此開始就讓他車馬砲各一隻,
慢慢的他也開始進步,偶爾會贏我一盤,
贏的時候哥哥會很爽。最近還會要我教他怎麼下西洋棋。
桌遊則是某些比較簡單的,妹妹也會一起加入,
了解之後發現桌遊種類超級多,
購買時除了考慮是否適合他們的年齡外,
還要考慮遊戲中可以訓練的方向。
比方
拔毛運動會 - 訓練記憶
貓頭鷹回家 - 多人合作, 策略
諾亞方舟 - 小肌肉發展, 基礎物理(翹翹板原理)
土狼在笑你 - 簡單數學加(減)法, 策略
瘋狂科學家 - 小肌肉發展, 邏輯
寶石陣 - 邏輯, 策略(較難)
桌遊的好處是,當有年齡相近的朋友來家裡,
大家可以一起玩,有競爭像比賽一樣,會很有樂趣。
勞作與畫畫
安全剪刀,紙,膠水,白膠,蠟筆(兩三種),彩色筆......
哥哥從小不愛畫畫,小學前也沒怎麼拿筆,
只有在大班下學期開始訓練他寫名字,才慢慢練習拿筆。
想不到小學之後,突然喜歡上做勞作,
現在一個禮拜總有1~3天會做勞作,畫畫。
他說他喜歡勞作勝於畫畫,我們也無所謂,
不過勞作過程中總會畫點什麼,似乎也越畫越有興趣。
這些工具也是早早就擺在那,以前沒那麼喜歡,用的機會少,
現在哥哥有興趣了,還會帶著妹妹一起做。
不會買的玩具
跟價格沒有絕對的關係,當然太貴的玩具是買不起,
不過也不會因為便宜就隨便買。
簡單來說夜市,文具店,超商賣的那些小玩具,
我從沒考慮買過,也不會買。
那樣的玩具雖然便宜,但是會玩純粹是因為新買的好奇,
不用多久就丟一邊不再玩。
我最常見到這種玩具的機會,就是跟朋友約了一起出去玩,去打球時,
朋友的孩子拿了玩具出來,然後大家在打球,玩遊戲,
他要嘛自己拿著小玩具在一邊玩,
要嘛從頭到尾握著玩具跟大家一起玩,
有時候還不小心不知道把玩具掉在哪,要爸媽幫忙找,找不到還哭。
我心裡雖然知道孩子會有想帶玩具出來的那種虛榮心態(獻寶),
不過不明白父母怎麼會允許孩子真的帶出來,
既然想玩玩具,那在家裡玩不就算了,還省去玩具可能搞丟的可能。
玩具的附加價值
兄妹倆都是一歲半開始訓練自己收玩具,
當然,剛開始絕對不可能真的自己收,
不過我寧可耗掉比我幫他收,多出好幾倍的時間,
也要抓著他們的手,一樣一樣的把玩具歸位。
好處就是到了現在,基本上收玩具的時間到了,
我們只要下指令,他們就能把大多數拿出來的玩具收好,
就算有些遺漏的玩具,再提醒一下,很快的也都能歸位。
兄妹倆一起收玩具,還能訓練他們溝通協調,
哥哥比較愛發號施令,會分派任務,要妹妹先收什麼,他自己去收什麼。
妹妹不見得每次都想聽哥哥的,
以前哥哥會生氣,我則趁這樣的機會,教導他們該怎麼樣溝通,
讓哥哥知道,妹妹不一定要聽他的,妹妹可能想先收另外一樣玩具,
這也沒什麼不行。
同樣的也會讓妹妹知道,不能因為自己年紀比較小,就說不會收,
不會收也要慢慢練習,玩具大家都有玩,
收的時候也要公平的一人收一半。
訓練如何跟同儕相處
我們家裡的玩具幾乎全部都沒有分誰的,
基本原則是誰先拿到誰先玩,
過去搶玩具的情況幾乎天天發生,
妹妹當然搶不過哥哥,每次搶不過就用哭的。
把玩玩具的規則不斷的跟兄妹倆提醒,
發生衝突時用相同的標準,一致的規則處理,
而不是分誰大誰小,誰要讓誰,
慢慢出現的成果就是兄妹倆的衝突變少了,
當衝突發生時,他們也很清楚的知道是誰犯了錯,
知道應該要怎麼樣一起玩。
多種玩具混合在一起玩,訓練他們的想像力。
我們基本上不管他們怎麼玩玩具,
只要不破壞,同時不吵到家人或鄰居,玩具都隨他們玩。
因此他們常會把不一樣的玩具混在一起玩,
有時發現還挺有想像力,創造力的。
最後,當然是當他們夠大了,能夠自己玩了的時候,
玩具能讓父母換來更多的時間,
不像先前一邊做家事,一下哥哥要我們去看他做了個什麼,
一下妹妹又要我們去陪他玩什麼,
現在至少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把該做的家事一次做完。 X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