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4歲童游水一周後突溺斃

作者: sheilala (sheilala)   2017-06-11 02:09:46
※ 引述《linlin57 (linlin)》之銘言:
: 4歲童游水一周後突溺斃 疑現罕見「乾性溺水」
: 2017-06-08 18:50
: 夏日炎炎游水要注意!美國德州一名4歲男童上周與家人游泳後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

: 期間情況似有好轉,惟至上周六男孩感肩膊劇痛,最終送院不治。醫生初步估計男孩是

: 現罕見的「乾性溺水」(dry drowning)病症。
: 4歲男童德爾加多上周與家人去游泳,上水後一會便出現腹痛,但父母以為是一般病毒

: 染。隨後數日,德爾加多出現嘔吐、腹瀉,情況一度好轉,但之後又急轉直下。上周六

: 上,德爾加多表示感到肩膊疼痛,他於是睡覺休息一會,但數小時後突然痛醒大叫,其

: 親憶述:「他呼了最後一口氣,但我不知可做些甚麼。」德爾加多送院後,最終搶救不

: 。醫生初步估計,德爾加多死於罕見的「乾性溺水」。當局正驗屍進一步確定死因。
: 出現「乾性溺水」的患者一般是兒童,原因是他們的體形較小。而「乾性溺水」是指當

: 者吸入水後,水沒有進入肺部,但令聲帶出現痙攣,最終致氣道關閉,不能呼吸。它有

: 於「繼發性溺水」,「繼發性溺水」是當水進入肺部時,隨時間積累,而令患者不能呼

: 。
: 此外,「乾性溺水」的病徵一般會立即呈現,而「繼發性溺水」的病徵會在遇溺後1至2
4
: 小時出現。兩者的病徵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和疲勞。
: http://hd.stheadline.com/news/realtime/wo/923109/
: 50字心得: 真的很震撼,第一次知道乾性溺水!原來照顧一個小生命有這麼多需要注意

: 地方。給各位媽媽參考多留心~過於謹慎總比渾然不覺來得好!
不是記者翻錯
是美國不同家媒體內文有點出入
可能原本家屬的描述就不是很清楚
我是語言治療師
所以這不是我的直接專業範圍
不過一些關鍵字和我的專業領域有關
(發聲和吞嚥也是語言治療師的範圍喔
不要只問我們語言發展~
要不是會太長
我們應該叫 語言言語吞嚥治療師XD)
就讀了一下整理一下
https://goo.gl/3A9jTQ
再加上一些我能分享的解釋
乾性溺水和次發性溺水都是罕見
但多見於兒童的反應
症狀其實不太一樣
只是用溺水來表示是游泳有關的
乾性溺水之所以稱為乾性
不是沒碰到水
而是水流過了口腔鼻腔
但沒有或只有微量進到聲帶以下的呼吸道
也就是沒有什麼水跑到肺 (說dry是因為肺沒有明顯進水)
但水接觸咽部肌肉引發了喉部痙攣 (Laryngospasm)造成無法呼吸
被懷疑是演化有關的防衛機制
這個防衛機制就是閉緊聲帶不讓水進到下呼吸道
聲帶不是一條會出聲的東西
他是雙側的肌肉和黏膜
是上呼吸道接下呼吸道的大門
名叫聲帶但不只是用來發聲
還有保護下呼吸道的重要功能
嗆到咳嗽(用力撞擊聲帶彈出異物)
就是保護呼吸道的反應
呼吸的時候聲帶應該是在兩側
呼吸才能暢通
說話的時候靠攏
但也不會緊閉
除非想閉氣
這時候聲帶才會完全緊閉
所以乾性溺水/喉部痙攣引起聲帶閉合
就像無法控制的閉氣
連續性的危險可想而見
間歇性的話也可能會換氣不足
也不能想說話就說話 想呼吸就呼吸
如果小孩出現乾性溺水的反應
應該馬上會有像嗆到、不能呼吸、臉泛青的徵狀
應該馬上急救送醫
不會是新聞中隔一兩天感染發炎、嘔吐的現象
所以「我覺得」新聞這個事件比較像是另一種
次發性溺水
病徵就像吸入性肺炎一樣
(note: 吸入=水、食物、異物進到聲帶以下)
因為細菌感染
而發炎、發燒、嘔吐、呼吸功能下降等等
次發性溺水就代表游泳過程中
有嗆到、有水進到肺
正常水或食物正常都是要往食道
帶菌的水和食物只要有10%的量就能引發肺炎
所以嗆到是好事也是壞事
說壞事是因為就算咳也不見得咳得出已經掉得太下面的異物
說好事是因為至少知道小孩嗆到了
臨床最怕有吸入(aspiration)但沒有反應的那種
因為除非放射影片檢查或發炎了才會知道嗆到
這兩種非典型的「溺水」都是罕見但可能發生的
我看到的文章裡醫師說最能預防的方法
就是確定小孩會游泳才放手讓他游
(不要丟進水裡讓他自己學然後嗆到)
還有游泳後看到異常的反應
呼吸困難應該馬上送醫
發燒、嘔吐等等可以就醫讓醫生檢查
才知道只是一般腸胃感染還是肺癌
最後玩水時還是要小心一般的溺水
是CDC調查第二常見意外造成死亡的原因
作者: papapapillon (搖頭,微笑,擁抱:D)   2017-06-11 05:54:00
推,感謝詳細說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