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寶寶] 爆料公社-轉發(不知道事實真相是?

作者: mcmcmc (mcmcmc)   2017-08-28 18:35:08
※ 引述《robinson (阿呆)》之銘言:
: ※ 引述《mcmcmc (mcmcmc)》之銘言:
: : 小魯醫師 看到版上一堆言論 真的覺得台灣民眾對醫療有很多奇怪的認知
: : 感覺台灣教育應該要加強這一塊
: : 1. 出事第一時間怪醫師,自己的身體自己不注意,反正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 : 文中案例目前還是不清楚細節,但從爆料文來看,我看不出醫師哪裡有疏失欸
: : 真正出血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在家裡出血時就應該去掛急診
: 所以依您的邏輯應該是
: 「 "所有的病患"都應該要具備基礎醫學知識及自行判斷身體狀況的能力?」
: 事實上就我所知道不可能所有人做到你要求的程度
: "出血量只有自己知道"這句話對看診的病患來說
: 病患不見得有足夠常識知道要去注意所謂出血是"量多"or"量少"
: 更何況 "多"跟"少"是比較的單位
: 病患怎麼知道醫師認定所謂"多" or“少"的標準在哪?
: 我自身的經驗是老婆出血時 我們都會有點緊張急著跑回醫院確認
: 醫師跟護理人員常常都老神在在覺得我們不用緊張
: 這不也很突顯你也是在用結果論看這件事情?
: 看完您的回覆, 讓我有種醫師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
: 您只用您的角度看事情
: 我真的看不出您有任何站在病患角度的同理心思維
: 就如同您說的最後一句話「在家裡出血時就應該去掛急診」
: 對不起, 依我的角度這樣真的是完全把責任都推給了病患
: 因為我也不知道「出血量到多少」該去掛急診或是回診所看醫生就好
: 我也只會趕快回診所找產檢醫生
: 所以我也極有可能就是下一個被你說風涼話的對象
感覺你有點過度放大我說的話了 孕婦第一時間去急診很正確
檢查正常後回家也沒錯 但問題是為何第二次出血時 不去急診 而是去產檢
產檢本來就是做常規性檢查 並不是用來給你處理症狀問題的
所以蘇醫師才安排在沒有產房的院區啊 孕婦做了好多次產檢
卻還是沒有理解產檢性質 感覺有點沒進入狀況
: : 2. 感覺在診所等了很久,恩,所以你第一時間轉去台大,一定可以變出產房或開刀房
: : 給你開刀,一定有醫師可以馬上接手??當然不一定有啊,
: : 尤其是台大這種病人量這麼大的醫院,很多東西不是版上想的這麼理所當然
: 沒錯, 大醫院不是去就一定有位置這大家都懂
: 但依您的邏輯, 既然去大醫院都不一定馬上能處理 那病患去診所幹嗎?
: 診所的重要性不就在於效率嗎?
: 診所醫師不是該有效率的在緊急狀況下「先」協助判斷是否該轉送大醫院
: 原文中的病患這次為啥要在診所待很久?
: 不就是在等醫師給進一步的指示嗎?
: 我們一般人就是沒法依據現有狀況來判斷是不是該去大醫院
: 才會去找醫師確認, 這都是因為「信任」二字
: 信任醫師跟護理人員的診斷跟指示
: 信任醫師判斷後即便不在大醫院也會幫我們安排最快速安全的處置
: 結果您在這揶揄說:「所以你第一時間轉去台大,一定可以變出產房或開刀房?」
: 彷彿在跟病患說「今天就算神仙老子來也幫不了你」這種話有87%像
: 說真的讓也只能當病患的我看了極度不爽
: 不禁讓我反思現在醫師的同理心在哪?
: 還是念完三類組的你們真的只懂銅鋰鋅?
又是指責醫師沒有同理心 文中病患質疑為何蘇醫師做出診斷後
不迅速轉院 我提出可能的解釋 因為轉院並不是救護車送到後就行了
對方急診的人力配置 產房或刀房的配置 都要有人力能處理啊
轉院本來就是一件大工程 也許多要聯絡的事情
而且常常對方醫院也不一定能馬上收
: : 3. 在嗆聲下去,真的會沒有產科醫師了,全台灣現在婦產醫師已經夠少了,
: : 願意選產科更是少之又少,生產本來就充滿意外和風險,
: : 懷孕不一定是件值得喜悅的事,產科環境越來越糟,
: : 以後生產大概只能去菲律賓了= =
: 醫師也算是個職業 是份工作
: 但即便是個地位崇高受人敬重的職業
: 也還是應該要有基本的工作態度
: 如果今天確實出了人命 但卻不檢討改善
: 反而認為一昧指責會造成醫師出走之類啪啦啪啦的
: 這樣不是比工廠產線還不如?
: 即便工廠產線上產出的是個沒有生命的產品
: 可是一旦產線出狀況 還是需要找出原因檢討改善
: 只求避免下次還有類似狀況發生
: 但在這邊看到一堆回覆似乎反應出:一條人命還比不上沒有生命的產品
: 卑微的希望醫院或醫護人員能針對個案討論且有所因應改善時
: 就要聽到「醫師大量出走」的原因就是因為妳們這些不友善病患的指責
: WTF 說真的, 個人覺得在邏輯上根本毫無相關性可言
: 我知道醫師也是人 是人就會犯錯
: 但今天大家只是卑微的希望不要再有下一個相同事件發生
: 希望醫院跟醫師們能檢討目前制度是否有改善空間
: 那請問這跟婦產科醫生越來越少的相關性在哪?
: 我不覺得醫院針對案例去檢討降低生產風險跟醫師是否離職有直接的邏輯關係
: 這感覺很像公司員工流動率過高 結果公司不檢討內部制度或是福利有無問題
: 反而跑去指責客戶毛太多害我們自家員工不斷離職的感覺也有87%像
: 話說回來 其實我是非常尊敬醫師的(特別是婦產科 外科跟小兒科醫師)
: 不是嘴巴講講 而是行為跟內心都是
: 在這邊陳述這些只是希望醫院跟醫師能正視問題所在去檢討才是解決之道
: 而不是在FB上用不可一世的態度打嘴砲就可避免再次發生相同問題
: 當爸媽之後才開始懂得當事人的這種感覺
: 看到這事件時真的是令人非常於心不忍
產科醫師職業生涯中 要不遇見胎兒死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醫師不是上帝
沒有辦法保證每個胎兒都平安出生 就跟產檢一樣 我以前當學生的時候
永遠記的產科超音波老師跟病人說的的話 超音波是有極限的
只能保證七八成 無法百分之百 沒辦法 醫學就是這樣
胎兒離世 醫師怎麼可能不傷痛 檢討流程當然是可以
但把整件事po上網路 企圖用類似中國醫鬧的方式 用網路公審
在未確定事情真相時 就想帶風向把所有責任推給醫師 真的不能接受
住院醫師選科的時間又要到了 你覺得正常樣選科的人會怎麼想
恩 既然我職業生涯中很大機會有胎兒離世 我不一定有疏失
但病人會把所有事情丟上網路公審 就算我沒錯 也要承受極大壓力
你覺得今年還會招的到婦產科住院醫師嗎???
作者: gillian30917 (CC)   2017-08-28 21:11:00
好喔 招不到人都是那位孕婦愛公審害的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