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剛好看到這篇
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當然我家的經驗和做法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
我們家寶寶去台大上了兩個月共五次的語言課程
一開始是除了偶有"爸爸"的發音以外
沒有其他有意識叫人指東西的聲音
不過她會自己一一阿阿的唱歌
我們說的東西也都知道
醫生說這是她不想講
因為大人把她照顧得太好了
所以她不用說話也可以達到她的目的
好了
外婆開始一直叫她講要什麼 要幹嘛
不然就不拿或是沒得吃
但她不會講就只好一直哭
好像也沒有讓她開口
我本來也是堅持要家人都不要用寶寶語
吃飯就說吃飯 坐車就說坐車 睡覺就說睡覺
後來開始上課之後
語言治療師說
對不太會講話的寶寶來說
這樣可能比較難模仿
所以她建議我們有空就一直跟寶寶說話
要試著把所有的動作搭配聲音
放慢 拉長 重複
這樣讓寶寶會想要仿音
進而迸出聲音來
比如說像吃飯的時候
要邊用手做吃飯的動作
邊說"吃~飯~飯~""按~滿~蠻~""按~拇~""好~好~吃~"
讓寶寶知道吃飯這件事可以用飯、蠻之類的音來表達
然後某一次她可能就會突然說"飯"
諸如此類
重點是讓她跟著開始發音
然後記得鼓勵寶寶
讓她知道她說得很棒
現在女兒1y11m
會說"要""有""好""湯""菜""婆""寶""車""奇"...
雖然都只有一個字
不過老師說她可以暫時不用去上課
只要照現在的方式讓她懂更多字詞
三個月後再回來看看是不是可以畢業了
但寶寶還是指著我叫爸爸 指著爸爸叫爸爸
也從來沒說過"貓""嬤"之類的
語言老師說ㄇ這個音很好發
可是對我的寶寶來說也許很困難
因為她還不會用鼻腔發音
如果是這樣
可以多發出ㄇ開頭的各種字跟聲音讓她仿
就是示範、練習、再練習
跟板上有一樣狀況的媽媽寶寶一起加油!